编者按: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上海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建党奠定了重要的阶级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产业工人勇当排头兵、先行者,为这座光荣的城市续写了新的光辉篇章。
如今,红色基因更成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实支撑。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下,个个都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者,人人争当党的历史故事的宣传员。我们将从船舶、航天、电力电信、石油石化等领域,全面展示上海产业工人的红色基因,从中汲取营养,转化成奋勇争先的不竭动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们将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上海经信委微信公众号将陆续为您讲述这二十个红色故事,敬请关注。
亮灯承诺在心间——杨志成
杨志成同志是老供电人,作为上海市电力公司的一名普通党员,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四十多年如一日,忠诚于企业,奉献于社会,展现了共产党员和上海电力职工的时代风貌。
他是“上海市首届职业道德建设十佳个人标兵”,曾39次获得过国家和市、公司各种荣誉称号,是有名的“全国电力系统服务明星”。
1997
甘当“老娘舅”为民解忧办实事
天穹深处,星星闪烁,上海的一个弄堂口,几位大嫂大伯正千恩万谢地送别一位工人模样的老同志,迭声赞道:“真是太感谢你了”“你可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啦!”那老同志微笑着挥手离去。
随着上海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许多老式房屋原有的电线电表难以承受负荷而又得不到及时改造。许多合表用电的居民因电费分摊发生纠纷,拒付、拖欠电费的事情常有发生。按规定,供电公司有权予以停电,可杨志成从不轻易地“一刀切”。老杨想:“正本”还得“清源”。解决居民拖欠电费,首先要让他们明理消疑,这是作为一名电业职工、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居住在日晖一村62号二楼的5户居民,每家的小火表每月要分摊17个字(17度电)的费用,一时间,往日和睦的邻里互相猜疑,关系紧张。一个大雨滂沱的傍晚,老杨赶到那里,在居委干部的配合下,排查线路和大小电表,发现是居民小火表走字不准造成的,于是老杨请5户居民坐下来共同商量分摊电费,在争执由谁承担多出来的欠款时,老杨主动站出来说:“这样吧,这部分欠款由我来付,希望今后你们新砌炉灶从头来!”这时居民家中的台钟已“当当”地敲了10下,似乎在催着老杨回家吃晚饭。
有人问老杨,你这样不知疲倦不分日夜地奔波,究竟图的啥?老杨爽朗地回答:“我不图什么,我想得更多的是怎样更好地为居民亮灯,为电业作贡献。”是的,当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的一切融进党和人民的事业,把自己的工作生命投身于奉献之中时,他会有使不完的劲,做不完的事。
图 | 杨志成在社区为居民普及用电安全
2007
老标兵身退事不退,服务无止境
“每次看见老杨师傅,他都是同一个姿势,同一个表情,不急不慢地走着路,可他却用这种步伐走了几十年,放弃节假休息上门为居民排忧解难,这种坚持成为了一面旗帜。”那些与老杨共事的“小杨志成”们感叹道。
图 | 以杨志成命名的党员服务队
年已七旬的供电服务明星、老标兵杨志成,退休之后仍“活跃”在上海各个地区的街道、居委,为居民解决用电困难。
记得有一次,老杨回了一次无锡老家,住了个把月可把自个儿急坏了。原来他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当时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他再也坐不住了,和老伴“闹”着回到上海。第二天一早他刚为居住在城隍庙花草弄的86岁独居老人张良华装完灯,又立刻赶到乌鲁木齐南路372弄,带领着“小杨”服务队员们,为该弄3号灶间居民整理了内线。
有人对老杨的行为不解,老杨却动情地说道:“我虽然退休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退休,担负共产党员的责任也不能退休,党员就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老百姓增加对党的感情。”
2017
推进“两学一做”,传承“亮灯”承诺
说起亮灯,大家会想到什么?是寂冷黑夜中那一束暖心的光芒?还是未知旅途中那一盏指路的明灯?抑或工作生活中引领你走向光明的使者?相信大家心中各有各的答案。这里说的“亮灯”是一种传承,一个承诺,一群从久隆走来继承了杨志成奉献精神的共产党员。
久隆集团公司怀着让小灯先亮起来,让上海这颗大大的东方明珠更加璀璨的愿景,在洋山深水港110kV大长度电缆工程、虹杨500kV电缆铺设等一系列“急、难、险、重”的市府重大工程中,把党支部建在现场,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一线,继承发扬杨志成同志勇担责任、甘于奉献的精神,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图 | 杨志成义务为居民检修线路
我们不仅要把灯亮起来,而且要把灯亮好,更要把亮灯承诺与杨志成的奉献精神传承下去,点亮申城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