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栏目导航
上海着力打响五个新城“一城一名园”品牌

来源:发布日期:2021-04-07

字号:         

        4月7日,在2021年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面向全球投资者和各界人士,开展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的产业招商推介,介绍五个新城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推进“一城一名园”建设。


1.jpg

  面向“十四五”,上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作出深入推进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建设的战略部署。


        五个新城将建设成为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2.jpg

  新城建设事关上海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按照规划,“五个新城”将建设成为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最具特色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

3.jpg

  所谓“独立”,就是新城不再是卫星城和郊区新城的定位,而是形成功能完备、自给自足的城市功能。所谓“综合”,就是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品质。所谓“节点”,就是形成区域辐射的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

4.jpg

   “五个新城”建设正当其时。十一届中共上海市委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市域空间发展新格局,五个新城是重要着力点和发力点。

5.jpg

  全市已经制定出台了“1+6+5”新城规划建设总体政策框架,从支持政策、交通发展、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品质和新基建等方面,搭建起新城建设的“四梁八柱”,五个新城也出台了各自的行动计划,描绘了“十四五”新城建设的宏伟蓝图。

6.jpg

  “五个新城”发展魅力无穷。将围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的目标,统筹新城经济、生活、生态发展需要,努力建设成为引领高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

7.jpg

  “五个新城”潜在商机无限。新城在人才引进、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中将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到2025年,“五个新城”常住人口将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35年,5个新城各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五个新城将建设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产业是新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新城将高起点布局高端产业,高浓度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0-3.jpg

  高水平集聚高端产业。新城将加快构建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开放型产业体系,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力。以满足新消费需求为导向,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做强做优“五型经济”。加快引进各类功能型机构、高能级项目、重大平台和龙头型企业,带动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集聚,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加快布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在线新经济、数字经济,推动新城在数字化转型上抢占先机。

9.jpg

  高起点建设“一城一名园”。统筹新城内外的园区发展,通过共享品牌、互通资源、整合机制等,打响一个“名园”,实现新城品牌、产业品牌、园区品牌的有机统一。

10.jpg

  嘉定新城打响“国际汽车智慧城”品牌,以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为依托,建设“汽车智造领跑+智能传感领航+精准医疗领先”的特色产业体系,打造发展动能强劲的重要增长极。

11.jpg

  青浦新城打响“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承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国家进口博览会战略,承接虹桥商务区、西岑科创中心、市西软件信息园创新辐射及产业链延伸,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形成最具活力的数字经济发展带。

12.jpg

  松江新城打响“G60科创走廊”品牌,落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全力打造“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的先行走廊”。

13.jpg

  奉贤新城打响“东方美谷”品牌,建设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检测检验、展示体验、平台交易等于一体的美丽健康产业集群,成为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策源地、国际企业布局首选地和全球时尚前沿新高地。

14.jpg

  南汇新城打响“数联智造”品牌,以数字赋能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特色,推进数据便捷联通,聚焦硬核科技产业、高端前沿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打造面向未来的高端产业基地。

15.jpg

  高标准供给产业新空间。加大新城产业用地的供应和保障,全市新增产业空间向新城倾斜,“五个新城”推出产业新空间30平方公里,同时推进存量用地“腾笼换鸟”,满足重大产业项目需求。支持企业总部特别是制造业总部、研发中心、运营平台在新城集聚。“一城一名园”建设既涵盖新城内的产业园区,同时拓展到紧密关联的产业协同区,园区总面积231平方公里。


        五个新城将建设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才成长的新热土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上海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4.0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充分挖掘新城资源禀赋,聚焦人才、交通、公共服务、环境品质等关键领域集中发力、综合赋能,体现新城之“新”。 

16.jpg

  更大力度的人才引进。优化新城人才落户和居住证政策,加大对紧缺急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培养引进技能人才,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

  更加便捷的交通出行。建设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形成独立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30、45、60”出行目标,就是30分钟实现内部通勤及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浦东、虹桥两大门户枢纽。

17.jpg

  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布局建设一批服务新城、辐射区域、特色明显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高能级设施和优质资源,面向各类需求提供多样化、品质化住房供给,均衡布局普惠性优质公共服务,15分钟社区生活圈功能更加完备。

  更为优越的人居环境。生态空间与城市功能交相辉映,打造形成优于中心城区的蓝绿交织、开放贯通的“大生态”格局,率先确立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安全韧性的空间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新城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现代化治理能力。

18.jpg

  新城建设大幕已经拉开,产业新空间潜力无限。诚挚欢迎全球优秀企业、创新创业人才,选择上海,拥抱新城,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