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系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为进一步激励系统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我们将陆续推出一批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先进事迹,讲好新时代战斗堡垒的故事,宣传新时代支部建设的经验,树立新时代基层党建的标杆,引导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永葆崇高追求、永葆奋斗激情、永葆为民情怀,延续百年荣光,创造未来之光。
做好“加减乘”
助力进博“越办越好”
国网上海检修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练塘党支部
国网上海检修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练塘党支部现有11名党员,平均年龄35岁,全部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练塘党支部守护着满负荷输送下可以满足上海超过三分之一用电需求的皖电东送工程入沪唯一终端变电站。近年来,党支部先后被命名为上海市、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国网电网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郑重宣示和切实行动。2018年至今上海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进博会,每届进博会供电运维保障工作都是上海电力系统的一场硬仗,也是对特高压练塘站运维管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做好“加法”
“闪亮码”让电网更加安全
1000千伏特高压练塘站输送能力达1000万千瓦,年送电量约5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为上海新建了6座百万千瓦级火电站,满负荷运行可以满足上海近1/3的用电需求。为保障远方的电能源源不断地汇入上海电网,练塘站运维工作责任重大。
健康的设备是电力可靠供应的基础。每年练塘站都会迎来设备集中检修任务。针对设备年度检修任务重和安全管控压力大的情况,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带领党员们从技术上“吃透”检修任务,因地制宜创建“常规型”“突击型”党员责任区,落实定人员、定范围、定任务、定责任的“四定”举措,实现责任区党员全覆盖、业务范围全覆盖、管辖设备全覆盖,确保特高压设备以最佳状态迎接进博会。
在进博会展期关键保电中,支部依托手机端党员“闪亮码”,开展“安全生产党员先行”活动,引导党员岗位“闪”光、敢“亮”身份、工作加“码”,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党员就是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工作‘加码’,带头多开展一次测温、多开展一次查缺、多进行一次分析。”支部书记周勇推行“跟踪式、保姆式、精准化”服务,对管辖的设备开展地毯式巡视,实施全方位立体管控。
做好“减法”
数字赋能减负增效
作为上海规模最大的变电站,练塘站涵盖了10千伏至1000千伏各电压等级设备,日常运维仅有23人,约为外地同等规模变电站人数的一半。“拼技术而不拼人力”成为化解人员需求矛盾的必然选择,练塘站加快推进电网运检数字化转型,提升数据要素价值作用。
练塘站在上海电力率先探索应用机器人智能巡检,提升设备运维效率。在党员站长毛颖科的带领下,由青年骨干党员组成的创新团队,将数字化智能巡检作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项目化的研究课题。通过对智能巡检的关键节点和难点进行梳理,经过不断地调整、重试、再调整,改进后的智能机器人终于可以实现对全站进行精准红外测温和可见光拍摄,降低运维人员工作压力。
2019年,创新团队再接再厉,围绕海量设备巡检数据,深化应用大数据、智能识别等新技术,对照行业标准、查阅技术资料、与厂家反复沟通,最终建成集成智能巡检、AR智能穿戴、智能识别等多功能的“新视界”,进一步延展了运维人员的手脚和眼耳脑,提升状态感知能力、缺陷发现能力、设备管控能力、主动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大提高了设备运维效率。
做好“乘法”
党建业务融合出倍增效应
练塘党支部推动支部建设与安全生产从“两根筷子”变为“一根麻花”,实现“1+1>2”的倍增效应,做到哪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哪里就有党组织攻坚克难、就有党员冲锋在前。
第三届进博会于2020年11月4日在上海开幕。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形势下,对展会期间电力的可靠供应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练塘站以最佳状态投入进博保电实战阶段,支部党员带头每两小时对站内开展一次全面特巡,对所有设备进行一对一“专享服务”、点对点“精准监控”;应用练塘“新视界”云端平台互联互通、智能穿戴人机交互、设备信息智能识别、驻站自主巡检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动态监测设备健康状态,圆满完成进博会保电任务。
经历三届进博保电,党员尹赟对“党建引领安全生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打出人工特巡和智慧巡检组合拳,让电网安全效应倍增。”面对进博保电周期长、责任大的特点,练塘党支部落实“党建+”工程,组织党员服务队坚持守土尽责,将党员责任区设立在保电现场,练好“加、减、乘”三字诀,为进博会“越办越好”提供了一流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