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招商“真经”,青浦、长宁投促铁军唱跳出圈

来源:市投促中心发布日期:2023-09-15

字号:      

        听唐僧唱《Only You》,看女团唱跳PK……上海投促人那么会“玩”?

        近期,2023“投资上海”招商大比武决赛落幕,青浦区和长宁区代表队获得二等奖。巧合的是,这两支队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音乐剧表演,凭借嘹亮的歌声、活力的舞蹈实力出圈,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分享“投资上海”机遇。

640-3.jpeg

01 唐僧师徒演《东游记》,青浦取得新时代招商真经

        “G50是数字青浦的起点,打造了5F数字之城。”

        “市西软件园市值50亿,东芯上市后精测落地,半导体和IC各大产业,华为研发都汇聚青浦。”

        孙悟空用着流行歌曲的曲调唱着青浦产业优势,这个场景你能想象吗?在区经委指导下,由青发集团、新城公司、青浦工业园区、赵巷镇、文旅集团精兵强将组建的“一见青新”代表队,扮演唐僧师徒在招商大比武上演《东游记》,令评委和观众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640-4.jpeg

为什么用西游记角色演《东游记》?

        据介绍,青浦地处上海的西部,背靠虹桥枢纽、面向长三角广阔腹地,是上海唯一一个同时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的行政区。青浦聚焦大数字、大健康、大商贸、大金融等优势产业。在青浦西部有丰富的大数字、大健康产业应用场景,东部则是深耕大商贸和大金融产业。“唐僧师徒”由西向东一路“取经”,用歌曲改编形式将青浦投资环境、产业优势、战略机遇介绍得明明白白,趣味盎然。例如上文提到的“G50是数字青浦的起点,打造了5F数字之城。”这句歌词,就谈及了青浦的区位优势和战略机遇。

        去年年初,青浦正式启动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以数字经济为本源,依托G50主干廊道,与沿线城市构建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并共同推进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协同打造一流新型基础设施的数字创新发展带。

        而作为长三角数字干线“核中核”的青浦新城,将打造“5F数字之城”,即数字未来之城(Future)、数字魔幻之城(Fantasy)、数字时尚之城(Fashion)、数字乐趣之城(Fun)和数字友好之城(Friendly)。这也进一步说明青浦将最大程度发挥数字化对于新城建设的先导作用、支撑作用、驱动作用。

640-5.jpeg

        音乐剧《东游记》中的改编歌曲,歌词都由参赛队员自己创作,他们以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为法术,以重大战略和政策服务为法宝,将诚邀天下客的诚意融入进脍炙人口的歌曲中,引得满堂喝彩。


02 《明日之星》女团C位出道,“数字长宁”再起宏图

        长宁区参赛队伍为“宁”心聚力队,5名队员分别来自区人社局、区投促办、天山路街道办事处、程家桥街道办事处、上海服装集团,均为长宁招商铁军中的年轻力量。

        在比赛中,长宁代表队演出音乐剧《明日之星》,以女团出道作为剧情主线,在唱跳中展现了长宁的战略机遇、综合优势以及高品质营商环境。

640-6.jpeg

        区别于灌输大而全的全域概念,长宁的推介重点更多聚焦在“数字长宁”上。20多年前,长宁率先提出发展“数字长宁”,抓住了互联网发展契机,集聚了拼多多、携程、爱奇艺、分众传媒等61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数字经济企业的税收贡献超过一半以上,全区亿元以上交易量的电商平台达26个,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总额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1/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约占全市1/5,居全市前列。

        近期,《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其中“2”指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绿色生态两大转型。

        在多项政策叠加的支撑下,长宁将探索更多“数字+”,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其他产业领域的交叉融合,站稳数字化转型大方向,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640-7.jpeg

        “品牌发展遇瓶颈,出路在哪里?”

        “技术更新迅速,如何及时跟上技术更新步伐?”

        长宁把企业发展的真实困境写进了歌词中。据了解,长宁以BQ(化名)这家企业作为故事蓝本,在音乐剧中唱出了如何为企业牵线搭桥,助力品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故事。长宁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开办代办、人才服务等政策支持,更能为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赋能方案,通过营造数字创新生态,健全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大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精彩唱跳的背后,是上海投促铁军满满的热情和澎湃的活力。在2023“投资上海”招商大比武的舞台上,既看到了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也看到了拼搏、奉献的职业精神,在探索高质量投资促进工作的路上,“投资上海”人才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