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建新功 | 中核五公司:以科技创新擘画“强核强国”发展蓝图

来源:发布日期:2023-12-25

字号:      

乘时代大势而上,重任千钧再出发

 

    当下主攻方向已定,众力并,则万钧举。发挥统和联的优势,凝聚队伍、凝聚力量,是大口党委的职责,也是坚定不移的站位。敢于先行、敢打头阵,勇当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是“国家队”的使命,也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高度自觉。

    近期,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与解放日报联合推出“党建引领促发展 改革创新建新功”主题宣传活动,从心怀“国之大者”的战略定位,深描“央企底色”,彰显“担当责任”,擘画“发展蓝图”。

 

640.jpg

    碧海蓝天,椰树成林。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宛如一座热带花园,有着别样的美。在这里,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玲龙一号”是继“华龙一号”后我国核电领域又一自主创新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式小型堆建造上走在了世界前列。2023年8月10日,“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顺利吊装成功,核岛设备安装建设进入高峰期。而将这颗“玲龙之心”稳稳放入核岛中央的,正是一支来自上海的“核建铁军”——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核五公司”)。从“华龙一号”到“玲龙一号”,中核五公司用高水平核电建造能力助力“双龙”腾飞,更为实现“国际核科技发展引领者”这一企业愿景迈出坚实一步。

    历经59年的发展,从核工程领域“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海外首堆,到成为LNG工程领域占据国内低温储罐60%市场份额的龙头企业,再到石油化工领域高标准交付神华全国首套煤制油、连云港全球最大EOEG等大型化工装置,中核五公司坚持以核为本,深耕主业,多元开拓。这背后,是中核五公司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是一代代核五人的潜心钻研,更是对“强核报国,创新奉献”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的有力践行。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我们感受到新一轮核电发展的蓬勃生机,这为公司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第三次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中核五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晨曦如是说。

 

自主创新 勇担使命

    中核五公司因核而生,因核而兴,近40年来不间断地从事核电建设。中国核工业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中核五公司人披荆斩棘、奋力拼搏的身影。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都是中核五公司人心怀“国之大者”,把保障重大工程建设作为央企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作为我国第一家同时具有核电站核岛、常规岛全厂安装一体化施工业绩的企业,中核五公司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紧紧牵住“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牛鼻子,不断推动建造技术自主研发。

    核电站主管道是连接核反应堆与蒸发器的“大动脉”,属于核一级设备。因此,主管道接头焊接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核电站的安全运行。然而,主管道焊接设备及技术曾长期依赖国外进口,既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也阻碍了行业的技术发展。“核电工程是中核五公司的立身之本,坚持‘向技术要一切’,在技术创新路上奋力奔跑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中核五公司总工程师、工程研究院院长刘卫华坚定地说。

    为解决核心设备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中核五公司工程研究院结合企业10余年在核电工程厚壁管自动焊实践中的经验和数据,潜心研发,先后攻破20余项技术难点,并融入远程数据处理、高清熔池视觉传感、语言识别等智能技术,形成“窄间隙TIG焊接机器人”等核电建造关键技术与设备。

    不仅如此,刘卫华带领工程研究院开展“智能化焊接装备配套专用视觉识别与控制系统国产化研制”研究,通过焊接设备内置的算法控制系统对焊枪进行操作或控制,实现远程自动或智能化焊接。2022年12月,“窄间隙TIG焊接机器人”技术成果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组认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技术在第三代先进压水堆、全球首台AP1000核电站反应堆主管道焊接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可节约技术转让费用800万美元以上。

AP1000核电站主管道内径焊接

    除旧革新,与时偕行。“创新”不仅是重大技术攻关,细微之处的智慧迸发,也为公司各项目部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漳州核电项目是国内首个“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也是中核五公司核电建安一体化建设的“示范项目”,承担着推动最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重任。

    据中核五公司漳州核电项目部副总经理周斌介绍,项目部通过成立“创新管理委员会”“创新工作室”“相控阵超声检测工作室”“BIM研究与应用中心”和“联合党员突击队”等方式,发布《创新奖励办法》《成果文件奖励办法》等,以此培养创新人才队伍、提升一线人员创新意识。

    工法工艺创新方面,国内首次实现联合泵房蜗壳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整浇、在核电常规岛首次应用地面钢丝绳穿装、相控阵超声检测等工艺技术。其中,联合泵房蜗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助力进度计划提前60天,地面穿钢丝绳工艺节约主线工期约25天。目前,漳州核电项目部已形成省部级工法3份,提交专利申请文件49份,获得省部级质量控制(QC)小组荣誉10项。

    这仅仅是中核五公司创新工作的冰山一角,深耕天然气行业26年,尤其是在LNG低温储罐建设领域,中核五公司修炼出了一套“独家绝学”,掌握了一套行业领先的施工技术(LNG储罐气压顶升技术),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珠海LNG升顶

 

数字核五 智慧赋能

    当前,数字经济作为新的增长引擎,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核工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且对安全有着至高要求的重资产行业,数字化转型更是助推行业走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

    “过去,由于施工项目管理强调纵向管控,缺乏横向沟通,存在标准化程度不足、生产效率低等行业痛点。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新型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趋势日益凸显,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也愈加迫切。”中核五公司信息化部主任任常春说。

    2017年,中核五公司就已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入选首批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是集团公司最早通过两化融合体系认证的两家单位之一。2022年,又顺利通过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GB/T 23001-2017)、《新型能力分级要求》(GB/T 23006-2022)体系贯标认证,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A)评定证书。据悉,当时全国取得AAA级证书的企业仅有65家。

    乘胜追击。2023年8月,中核五公司发布《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3—2025)》,结合公司“十四五”总体目标实现和业务发展需求,提出“12444”工作思路,即:通过技术底座转型、核心业务转型、用户体验转型、创新文化转型等“四个转型”,建成业务流程配置化、经营决策智慧化、交互体验智能化、生态合作一体化等“四化平台”,实现智慧决策、智慧运作、智慧管理、智慧建造等“四个智慧”,构建集团领先、行业标杆等“两重影响力”,最终实现“数字核五”美好愿景。

    宏伟蓝图背后,是中核五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的久久为功。早在2016年,中核五公司便主动作为,针对项目经营管理的难点痛点,在数字化转型上“破题”实践。为解决公司在财务智能建设中的重复投入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公司在集团内部率先启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

    据任常春介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以公司主营业务为出发点,通过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数字员工、智能收单柜、智能审核等财务共享创新举措,形成全公司统一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标准。同时,建立项目管理全流程数据联动,基于BIM三维模型的数字孪生技术,集成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筑数据、项目业务流程数据等,实现各系统间的协同与数据共享,为建筑项目各阶段业务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经过不断优化迭代,如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逐步推广至公司全部板块及专业化分公司,实现组织范围全覆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成,能将事务性功能集中处理,达到规模效应,防范财务风险。同时,更多财务人员可从基础财务工作中剥离,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高层战略提供财务决策支持,促进业财融合发展。”任常春说。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只是中核五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建设,公司信息系统业务覆盖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和科研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转型发展已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以漳州核电项目为例,项目部积极推进“数字化班组”建设,以BIM协同平台为基础,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与施工现场相互协调、信息交互,实现各专业协同工作。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流程,持续降本增效。

    譬如,通过BIM+VR(建筑信息模型+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可以对工期、工法、资源投入和安全质量进行三维动画交底,使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能够置身于虚拟现实的场景中,更可以通过扫码定位方式,将未开建工程进行虚拟预演,使设计图纸及施工深化设计的审核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

    依托中核五公司核电多项目管理系统(Enpower),实现人力资源、工程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线上审批功能。漳州核电项目部更创新研发Enpower微信小程序并推广应用,实现移动办公,效率可提升20%至25%。截至目前,通过BIM与Enpower的结合运用,漳州核电项目部已产生经济效益超900余万元。

    通过公司上下的合力探索和不懈追求,“数字核五”的路线图正一步步成为施工图。近期,中核五公司“核电工程精益建造数字化平台”(简称NGEC)项目正式启动。未来,通过打造NGEC平台作为“数字驱干”,向上承接BIM模型、决策分析模型等“数字大脑”,向下联通智慧工地、智慧车间、智慧装备、智慧终端等“数字抓手”,实现核电工程项目全过程、全量、全要素实时连接,将大大提高项目部、车间、班组的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同时实时采集和处理进度、成本、安全、质量等数据,为各级管理决策作有力支撑。

 

党建铸魂 奋发有为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

    中核五公司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总结出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依靠的“八个重要”,即:宏观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正确的发展战略、科学的管理体系、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等“四个很重要”,以及要有一种为国家为人民真诚奉献的精神、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支敢于攻坚克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支充分组织起来的职工队伍等“四个最重要”,形成公司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模型。“‘4+4’党建模型环环相扣,将公司党委、经营层及基层有机结合,为开创公司新发展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晨曦表示。

    基层党建上,中核五公司积极加强组织建设,始终把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生产经营、工程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体现在哪里。同时,发布《中核五公司各级党组织决策和参与决策事项清单》,坚持分类分级、为基层松绑减负原则,明确6大职责、41项决策及参与决策清单,积极推动内设的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党建工作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营生产的方方面面。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与“魂”。

    中核五公司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建立起具有中核五公司特色的党建体系。即:认真做好宏观政策研究,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持续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建设核工业强国为己任。注重加强企业领导人党性教育,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干事创业本领。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奋进合力。“以这套严密、立体的党建体系将公司党委、经营层及基层有机结合,为开创公司新发展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晨曦表示。

    基层党建上,中核五公司积极加强组织建设,始终把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生产经营、工程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体现在哪里。同时,发布《中核五公司各级党组织决策和参与决策事项清单》,坚持分类分级、为基层松绑减负原则,明确6大职责、41项决策及参与决策清单,积极推动内设的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党建工作犹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营生产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中核五公司涌现出以党的十九大代表罗开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发奇、中核集团五四奖章获得者宋昀峰等为代表的优秀基层党员,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染着每一位一线员工,形成了“一个支部一个品牌,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生动局面。

    顶层设计上,公司党委以“大党建、强体系、重质量、聚人心、创价值”为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党的领导,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发布中核五公司《党建质量体系》,将“5W1H”要求贯穿党建工作“PDCA”全过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水平。持续打造“学习向未来”中心组学习品牌,推动理论武装。迭代优化“党组织书记解忧铺”,开展“一对一”学习问答,形成管理闭环,使学习入脑入心。

    人才培养上,中核五公司提炼并推出人才工程方案——“训战计划”。该方案以人才培养的“721法则”为借鉴,即70%是“干中学”,注重岗位上的实践锻炼;20%是“向他人学”,以榜样的力量共同进步;10%是“向书本学”,通过培训学习自我提升,面向公司各级干部、关键群体,倾注全公司资源,形成“党委牵头抓总、业务条线抓建、用人单位抓用”人才培养格局,营造公司助力成长、助推成才的浓厚人才氛围。

    同时,公司进一步推动“员工无忧体系”幸福企业品牌建设,积极开展全职系技能竞赛、改善员工宿舍食堂、建立志愿红娘、落实职工托育需求、开展员工健康管理等“五大美好生活建设”。持续推进“Give Me Five”志愿者品牌建设,鼓励公司志愿者参与更多志愿服务,厚植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幸福感、获得感。

    作为在沪央企,中核五公司立足金山,服务上海。自2021年8月与金山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在城市发展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等方面深度融合,助力打响“上海湾区”品牌。

    2024年,中核五公司即将迎来成立60周年、搬迁上海5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回望来时路,着眼向未来。赵晨曦表示,中核五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建为引领,紧密围绕中核集团“三位一体”奋斗目标,落实中国核建“2345”发展思路,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为加快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展现铁军担当、贡献央企力量。

展现“铁军”担当 贡献“核五”力量

中核五公司党委

    1964年,中核五公司以军起家、兴核报国,踏上“第一次创业”的壮阔征程。1974年,中核五公司整建制搬迁上海金山,承担上海石化总厂一期、二期和三期的工程建设任务,开启了保军转民的“第二次创业”篇章。经过59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家核电建设的主力军,并在LNG低温储罐、石油化工、新能源及民用建筑等非核工程领域持续腾飞。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核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核五公司由此踏上“新的奋斗之路”,拉开了“第三次创业”帷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抓好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为此,公司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核集团党组和中国核建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集团公司“创新优化年”为抓手,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抓提升相关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创新、主动优化。

    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手构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模型,始终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发布了党建质量体系,梳理了一体化权责界面,实现从顶层设计到制度、事项、流程、清单的逐级细化,形成“6+41”党组织决策和参与决策事项清单,使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上有规定、程序上有保障、实践中有落实,确保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推动人才工程“训战计划”、人才盘点等任务,深入组织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中核五公司落实中核集团、中国核建关于科技创新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抓手,促管理,搭平台,建团队,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承担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形成了一批以AP1000核岛主设备安装技术等为代表的八大核心技术,以“华龙一号”核电主设备预引入、环梁环轨整体吊装等为代表的七大核心技术,巩固了公司在核电站核岛、常规岛建造领域的优势。以低温储罐气压顶升技术为代表的储罐建造成套技术,巩固了公司在低温储罐建造安装市场竞争优势。以窄间隙TIG自动焊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先进焊接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焊接技术水平。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中国专利奖。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中核五公司党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以“第三次创业”为契机,坚定不移推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做精做专,展现铁军担当,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