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以民生保供为中心,是管网铁军的行动目标和“温暖”承诺。面对大范围、长时间的降雨降雪天气,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意义重大。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以下简称西气东输公司)党委带领坚守在全国各地管道沿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遵循,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三个服务”企业宗旨,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在大战大考中建强战斗堡垒,在战风雪斗严寒中发挥先锋作用,为民生供气、万家灯火履职尽责、挺膺担当,全力以赴守护温暖。
守“沪”温暖
凌晨2点,叮铃、叮铃、叮铃……一阵急促的报警声响起,值班员范大伟立刻查看上位机,发现计量撬压力变送器出现偏差报警。作业区主任谭威带领范大伟、张朝龙2名值班员立即赶赴现场。顾不上扑面而来的刺骨寒风,他们手持照明灯和可燃气体激光探测器,一边查看压力表指针,一边紧盯温度表参数,细致查找报警原因。
在确定是由于气温骤降带来的冻堵导致报警后,他们熟练地按照早已演练多遍的流程,开展计量切换,启动备用支路,并反复用热水浇灌冰堵支路,疏通针型阀,直至解冻。寒冬的夜愈发深,也愈发冷。……这仅仅是白鹤站员工冬供忙碌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管网橙”坚守在寒夜里,同心保供、守“沪”温暖。
一切为了冬供
已是上午9点,西气东输公司所属郑州输气分公司三门峡站站控室内,党员解铁成和同事们还没顾上吃早饭。他们紧紧盯着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着重要点位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实时数据。
随着新一轮寒潮来袭,中原地区气温“断崖式”下跌。作为西气东输二线进入河南的首站,三门峡站承担着三门峡市百万群众和重要企业的生活生产用气,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容不得有半点马虎、丝毫懈怠。
“阀门状态正常,压力表显示正常……”解铁成在工艺区里对关键设备参数进行逐项确认,一边念叨着一边在IPOS系统上进行记录,握着防爆手机的手在打颤,鼻子也冻得通红。强降温让他们进一步加密了巡检频次,细致检查每一处管道密封面、每一台关键仪器仪表,并采用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护等方式,对人员无法抵达的管段处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管控,牢牢护航管道安全。
脚步依然坚定
西气东输公司所属川气东送宜昌东作业区所辖管道地处高山地带,平均海拔达1300米,最高可达1750米,横坡、陡坡是山区常见的管道敷设方式。每到冬季,线路及阀室巡检就成为一道极具挑战的难题,且冰雪期长达近4个月。
目前,气温已降至-10℃,道路无法行车,只能徒步去往海拔1750米的22号阀室巡检。党员葛园园是这里的区段长,手持雷迪探测仪、身背巡检包的他,徒步走在冰雪覆盖的山地间。
风时不时地将地面的积雪吹扬起来,似刀子般刮得脸颊生疼,即便捂得再严实,依旧挡不住往衣服里钻的寒气。这一趟上山路一走就是两个多小时,即便山地“马拉松”湿滑又难行,但葛园园的脚步却依然坚定。
排查完才能安心
冬供期间,定远地区连续出现低温、大雾天气,给全站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挑战。在大雪过后,孟庆保和其他几名党员,冒着近-10℃的寒冷,第一时间在工艺区里细致巡查。“像这种极寒天气,特别容易出现冻堵等极端情况,要保证安全生产就得讲究一个‘早’字,早巡检、早研判、早行动。”虽然寒风似刀锋般锐利又刺骨,但他们说:“排查完了才能安心。”
面对职责问心无愧
党员李权作为党员先锋队的带头人,在现场驻站两个多月,每天“雷打不动”组织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紧盯施工进度。面对工期短、难度大、气温低、雨雪多等挑战,他主动协调参建单位,统筹考虑各方面情况,科学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大大减少了土方挖掘量,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为项目高质量完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个冬天,李权见证了项目的启动、推进及动火作业成功结束的全过程,却错过了孩子发烧打针陪护、获得奖状分享喜悦等对家人的陪伴。“对孩子、对家人,有时觉得挺愧疚的,”李权说,“但是项目尽快完工,就能为寒冬里的千家万户送去更多温暖,对管网人的职责,我问心无愧。”
大雪封不住“前行的路”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雪封山、封路,很多工作都会因此停摆,但对于“管网橙”来说却恰恰相反,越是极端天气,越要增加巡线频次,要严防气温骤降带来的安全风险。刘彬和曾江波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雪慢慢前行,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倍加“小心”谨慎,小心不要滑倒,更要“小心”每一处可能潜藏在“犄角旮旯”的细小隐患。
他们
是红色能源动脉的忠诚卫士
是最讲政治、最有信仰的管网铁军
用穿越寒冬的毅力
守护万家“烟火气”
温暖这个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