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将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轮换,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轨短期驻留。作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
其中,上海航天承担了神舟载人飞船的推进舱结构与总装、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电器等研制任务。
此次神舟十九号飞船将采用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对接机构是完成此次交会对接、确保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的关键产品。为了实现在轨的可靠对接和分离,上海航天飞船研制团队将两个对接机构的接触情况分成22种类型并开展数字仿真,通过加严设定上百项关键参数的包络范围,精益求精、稳操胜券。同时研制团队还在地面完成了全自由度、高低温环境下的各项试验,包括31次捕获缓冲试验、5次连接分离试验,将捕获时间控制在2秒以内,分离角速度控制在每秒0.5°以内。目前,对接机构已在轨完成32次对接、28次分离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
用精心铸牢载人意识
推进舱是神舟飞船的三个舱段之一,舱上安装了6大分系统的设备,包括40台发动机和纵横交错的管路和电缆网,为整船提供推进动力、光伏电能、测控通信、姿轨控制、温度控制和航天员生命支持功能。
悉数发射场流程,从总装恢复到最终点火发射,上海航天试验队需开展6个阶段共215个工作项目,特别是推进舱上有极性安装要求的设备66台、整舱测温点100多个、保护件160多个、接插件570多个,因此无论是设备安装还是电缆插接,都对推进舱总装操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针对多人集中、高危易错的风险,试验队重点关注产品最终状态的符合性和稳定性,在设备安装极性确认、电缆走向及二次绝缘防护、最终状态比对确认等方面逐项把关、不漏疑点,精细操作、精心实施,确保载人飞船飞得平稳、飞得可靠。
将精准嵌入换代提升
作为飞船的两大关键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也在常态化、高密度的发射节奏中逐渐完成了升级换代。通过与空间站联合协同,逐步建立起可靠的能源并网机制,并协调利用测控链路,让飞船实现用电平稳自由、信息交互畅通,实现“看得见”“听得见”“找得到”。
从神舟十八号开始,神舟飞船的主电源储能电池升级为更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单组电池扩容达到30%以上,同时新增了更为精准的充电分流控制模式,安全控制策略自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随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飞行任务,空间站将首次迎来3舱3船共6个航天器均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的新局面。无论是径向停靠的神舟十八号还是前向停靠的神舟十九号,在可靠的并网模式下,将能源系统的控制策略整体优势发挥到极致,系统也更安全。
测控通信分系统为载人飞船专门研制了图像、话音、着陆搜寻三个特殊领域的相关设备,即使飞船身处火箭上升时的振动中,仍能可靠实现舱内外图像天地传输;在与空间站交会时相距几十公里,飞船内航天员既可以通过空空通信链路与空间站内航天员进行通话,也可通过中继信道、数传信道进行天地话音通信;着陆搜寻设备在飞船正常返回着陆段或应急状态下着陆时,可发出信标信号,为空中和地面搜寻提供精准的引导。
上海航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试验队临时党委将“保成功”视为最迫切的“讲政治”,发挥中流砥柱组织功能,“稳任务、稳队伍、稳人心”,凝心聚力,拼搏进取,将推动组织引领作用发挥的具体举措融入到保成功任务主线工作中。
任务期间,试验队临时党委搭建了集中讲学、现场教学、共享交流“三个平台”,以“强化使命担当”专题教育、“锻铸忠诚之魂”专题党课、“用奋斗点亮青春”专题座谈和线上《微课堂》等形式,传递和把握时代要求,弘扬奋斗之志,赓续奋进力量;通过“保成功、创实效、争先锋”劳动竞赛,激发队员在奋斗中历练本领、岗位建功;借助《国庆同吃生日面》Vlog等多媒体树好航天典范,立好品牌形象,提振队员精气神;组织“月满双舟情系中秋”、集体生日会等文体活动,营造“暖心”家文化,凝聚队伍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