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系统学党史】关爱老年客户群体 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来源:发布日期:2021-11-10

字号:      

1.jpg


编者按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经信系统各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市委部署安排,结合实际,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案例。上海经信委公众号将陆续为您分享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好经验、好做法,敬请关注。


关爱老年客户群体 

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具体举措,市经信系统在沪央企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践行“人民邮电为人民”初心,聚焦老年人数字生活方面的痛点,携手推出适老化系列定制服务,让老年客户享受数字时代红利,不断提升人民城市温度。


01 爱心专柜“开绿灯”

     幸福课堂学本领


设置“爱心专柜”,三大通信运营商通过在营业厅建立爱心委托代办渠道,由爱心专员帮助老年用户完成业务受理、智能设备使用,在及时解决老年用户相关问题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老年人业务办理等待时间。


截至9月底,上海电信379家营业厅的“爱心台席”、“爱心委托”办理量已达到75.4万次,上海联通累计办理9.2万次。针对65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上海移动提供10086热线登记上门服务,代办量达3.2万次。同时,举办“爱心讲堂”,向老年人介绍实用信息化新技术、防电信诈骗知识、网上应用等,并指导老人使用智能设备、健康码和行程码,助力老年用户融入数字化生活。


目前,上海电信已组建50个公益网点,开展“适老爱心微讲堂”公益服务,并在今年重阳节升级为“幸福课堂”,由每月一次增加至每周二固定开设,覆盖102家营业厅,在首期“幸福课堂”上,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邱莉娜为老年用户讲授智能手机使用,在各直播平台开展百家营业厅联播,线上线下近十万人观看。


2.jpg

上海电信开展老年人爱心课堂


02 适老体验“大字号”

     人工客服“一键通”


考虑到老年群体视力下降,使用标准字号客户端等多有不便,上海移动设计并推出“和你一起”APP适老体验版,客户端采用大字号、大图标设计风格,字体清晰、内容简洁,聚焦常用查询功能,支持语音搜索、页面双指放大等,方便老年人查找和观看使用,目前已有51.2万客户享受到该项服务。


同时,上海移动和上海电信向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大字账单专属服务,账单字体由原先的9号放大至13号,进一步提升老年用户体验。在此基础上,各运营商全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简化老人热线菜单,将爱心热线直连人工客服,在网上营业厅、客服公众号办理渠道增设老年用户专属通道,新增“智慧助老”功能,提升老年客户感知。


截至9月底,上海电信、上海移动爱心热线累计接听量分别达190万通、170万通。上海电信还通过建立“身边的信息化顾问”微信群服务,7×12小时在线为使用业务有困难的老年用户提供即时帮助。


3.jpg

上海电信营业厅宣传关爱老年人服务举措


4.jpg

上海移动帮助老年人使用信息化产品


03 实惠资费“孝心包”

     社区服务“三免费”


为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加的流量使用需求,各运营商创新适老化业务菜单,推出助老套餐升级服务。


上海电信、上海移动将老年卡流量增加到2GB,同时推出“孝心包”,提供优惠资费。上海联通推出“科技助老卡”套餐,月费5元即可享受50分钟国内通话及2GB国内流量,截至9月底,套餐在网用户数达7.2万户。同时,打造“智慧到家服务日”主题活动,通过社区设摊、现场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深入社区为全市市民尤其是老年客户提供家门口“三免费”服务:免费WIFI检测、免费优化方案、免费网络优化,截至9月底已累计开展超8千场,惠及16万用户。


5.jpg

上海电信在公众号中增设提供老年用户专属通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