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样子】练出勇夺质量攻关一等奖的好身手

来源: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发布日期:2023-06-28

字号: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电控所)勇夺2022年度“上海市重点产品质量攻关项目成果”一等奖,这是上海电控所质量工作取得的最新成绩!充分体现了上海电控所在技术攻关、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深厚底蕴、强大实力。

640.png

        在该项目中,上海电控所创造性提出一种基于“3F”质量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结合应用“FMEA、FTA、FRACAS”等质量工具,促进了产品可靠性提高,全面提升了产品实物质量,加快了产品质量控制由后期检验到前期预防的转变,为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促进质量提升提供了鲜活案例。
质量提升之路如何走通?让我们从上海电控所的紧盯 “四抓”不放松一探究竟——
抓认识先行,将质量强所作为重要战略
        上海电控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把推进质量强所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树牢“以质量保市场、保效益、保收入”理念,勇担“强军报国,质量先行”重任。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深刻领会《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精神实质,全面落实到质量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到行动上,积极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贡献力量。
抓保障有力,持续改善质量提升的软硬条件
        强化标准权威。树牢“没有质量的生产是负生产”的理念,坚决把“高于国家标准、超出用户期待”作为质量工作的追求。学习借鉴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质量管控成功经验、数字化质量管控丰富实践和运用国家标准促进质量提升有效做法,真正将国家质量标准、用户质量要求分解细化为具体的岗位工作标准,作为业绩考核的硬指标,成为职工的行动指南。强化精益推动。将精益思维嵌入质量工作中,坚持“334”行动要求,通过做好技术状态、人员配备、工装场地三方面准备,围绕可复制、能固化、数字化三大目标,健全问题发现解决机制、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全生命周期负责制四大机制,以精益落地、模式创新推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持续推进、行稳致远。
抓技术推动,不断夯实质量提升的根基
        坚持质量关口前移,增进设计与制造有机协同。上海电控所注重调动研发与制造两方面积极性,让技能人员与研发人员一起攻关,形成消除设计缺陷、攻克工艺难题的强大合力。让技能人员参与前期研发,提前熟悉产品、熟悉工艺,为新产品的全面投产、快速上量储备了“金种子”、培养了“教练员”。坚持敏捷反应,加快在线监测力度。通过改进优化工装、实现制造环节的全面数字化等手段,对制造环节出现的问题时刻监测、及时感知,迅速采取针对性行动,有效保证交货及时、质量稳定,受到用户好评。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倒逼质量提升。针对用户反馈和上级部门要求,深度开展专项质量大检查,查找质量管控的薄弱环节,分类整理形成问题数据库及“对症下药”的整改清单,落实责任形成整改到位的“作业地图”,促进精益生产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有效改善、现场质量焕然一新。
抓系统观念,形成“人人参与、内外同管”的良好生态
        推动质量工作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多人入选兵器装备集团QC劳动竞赛金牌专家评委、兵器行业质量管理小组专家评委、上海市质量专家评委等人才库。2022年,荣获全国央企 QC成果发表赛二等奖殊荣,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集团级QC成果6项,承办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杯”QC 质量劳动竞赛并获优秀组织奖。推动QC活动有效开展。通过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选题管理和过程督导,确保QC小组活动广泛开展、有序推进。做实过程控制,严格按PDCA科学循环程序推进QC小组活动节节深入、步步见效;及时推广运用QC成果,QC活动成为质量提升的强力推手。推动供应体系质量不断优化。针对“小核心,大协作”的经营特点,上海电控所将供应体系质量控制作为强化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现场考察供应商,开展质量技术交流等活动,协助其提升技术质量水平,携手筑牢供应链质量大堤。严格供应件质量检测与管理,将供应商的质量保障表现与订单、回款等直接挂钩,促进优胜劣汰,激发供应商严控质量、确保质量的内生动力,共同打造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的良好生态链。

640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