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样子】新时代上海产业菁英|攻克底盘技术,为中国智能汽车闯新路

来源:发布日期:2023-09-18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实施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每年遴选一批创新成果显著、团队成长性好、市场认可度高的产业菁英人才,努力营造人才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带动人才加速集聚的良好局面。
        2023年,市经济信息化两委与文汇报联合推出“新时代上海产业菁英”系列报道,把笔墨和镜头聚焦于上海产业创新和实践一线的菁英人才,从肩负创新战略使命的企业家、技术带头人,到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产业工匠,都会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希望通过系列报道,让更多创新创业英才能够为大家所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激励更多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陶喆带领拿森科技专注汽车线控底盘核心技术研发,掌握150余项专利

攻克底盘技术,为中国智能汽车闯新路

640-10.jpeg

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陶喆


        古人说:“一事精致,便能动人。”坚持将一件事做到最好,做到极致,正是对上海拿森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陶喆十多年来专注汽车线控底盘核心技术研发的诠释。2016年,陶喆抓住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契机,积极投身“双创”热潮,在上海成立拿森科技。他带领创始团队立下誓言:创立自主本土品牌,以自主研发攻克长期被国外巨头“卡脖子”的底盘技术,为主机厂提供专业完整的线控底盘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多年坚持深耕技术,拿森科技在线控底盘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软件、硬件、机械结构、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方面累计形成150余项发明专利。“我们将持续技术突破、产品创新,为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拿森方案’,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塑国际格局。”陶喆说。


 助力本土企业“突围”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中,不管是上半场的电动化,还是下半场的智能化,线控底盘是这两大变革的交汇点,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基石。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底盘系统一直由外资零部件巨头牢牢占据主导地位。”陶喆意识到,中国汽车要真正实现“换道超车”,关键是要建立坚实、强大的产业链支撑,“包括线控底盘在内的‘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链必须加快实现安全、自主、可控”。

         拿森科技成立仅两年,就实现了中国第一个电控制动助力系统NBooster批量投产。相比海外巨头的同类产品,NBooster提前半年在国内量产,被认定为“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至今已经过三代技术迭代。2021年,拿森科技又推出新一代集成式智能制动系统NBC。

         陶喆说:“在NBooster量产之际,已经可以预见到产品性能、用户体验将成为智能电动车差异化竞争的‘破局点’。我们大胆提出‘湿式踏板感模拟的产品开发路线’,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团队率先提出了技术方案,此后便是长达数月争分夺秒的产品测试和验证,最终赶在客户要求的装车时间点前一天成功装车。”

        2022年对拿森科技而言是“突围”之年。陶喆明显感到,“外资占据底盘系统主导权的局面正在改变,整车厂快速打破了传统厂商‘黑盒交付模式’,为本土供应商创造了绝佳的突围机会。凭借过硬的技术积累,拿森科技闯出一条新路,书写了市场新格局。” 


探路高阶自动驾驶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不仅敢于和外资巨头“过招”,拿森科技前瞻布局了面向未来高阶自动驾驶的全套解决方案。

        按照自动化程度,自动驾驶被划分为L1到L5五个等级,而L3在业内被认为是自动驾驶的分水岭之一,其最大变化在于它将车辆的部分控制权从驾驶员手中剥离,交由车机系统来掌控。“对于L3+自动驾驶而言,线控底盘将是决定各项功能和技术能否最终落地的关键。”陶喆说。

        为了充分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需求,拿森科技在线控制动系统领域布局了全套解决方案。既有NBooster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和E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的“Two-box”解决方案,也有“One-box”集成式方案,以及面向未来更可靠、更安全的高阶自动驾驶需求的产品储备和研发方向。

        今年5月,拿森科技发布Onebox 2.0集成式智能制动系统,它具备行车制动、驻车制动、稳定性控制等功能,以及协调式能量回收、舒适制动、外部制动请求等各种增值功能。陶喆介绍:“该产品已获得多家国内一线主机厂多款标杆车型定点,将于今年三季度陆续大批量投产,预计该产品明年出货量将达到10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