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从AlphaGo、ChatGPT到DeepSeek,技术的每一次进化和跃升都令世界瞩目。
在这场全球竞速中,上海既有大手笔的魄力,亦有久久为功的定力。去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累计完成60款生成式AI大模型备案。根据《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到今年底,要构筑起一个覆盖算力、语料、模型、应用等层面,“四梁八柱”齐全且坚实的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拉开帷幕之际,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市经信委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模塑申城新动能》系列融媒报道,全方位展现上海发力人工智能产业的丰硕成果和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的广阔前景,带您直击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的硬核技术和开源生态。
本届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喊出了“开发者,找找找”的口号,通过搭建平台,促进资源对接、产业融合,让开发者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全球开发者汇聚上海,他们来找什么?《模塑申城新动能》系列,请听报道:《开发者找找找!全球开发者汇聚上海,他们来找什么?》
走进GDC大会的会场中央,展板上的“相亲区”三个字,会让人误以为走错了地方。原来,这其实是一场专门为AI开发者们准备的相亲活动,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姻缘”。
“我是做独立开发者。平时这样的机会比较少,也很少有时间。正好有这种相亲活动就来参加一下。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共同奋斗的人。”开发者陈先生说。
“找对象”只是诸多服务中的一项,在会场的另一边,另一场“配姻缘”的活动也在同步举行。
“我们的产品形态是我们的“工剑大模型”,就是工业领域的大模型和库存的智能体,进行快速的沟通决策。”
在这场专门为开发者准备的路演舞台上,当剑及智能的创始人戚蓬勃刚介绍完自家的工业大模型产品,台下就立刻围过来一群人,纷纷问他加微信。他们中,有的是投资机构,有的是场景需求方,还有政府的招商团队。
对于创业刚满一年的戚蓬勃来说,这样的场面有些受宠若惊。“超过我的预期。做制造业领域的大模型少之又少,因为它比较难,所以看到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个领域,我们还是非常开心。因为我们的产品也刚上线,希望找到一些融资渠道,也希望有企业试用我们的产品,未来能把AI引入到制造业领域。”
而投资人们其实也在寻找着优质的项目。禹闳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周婷燚说,站在人工智能这个巨大的时代风口,他们要寻找的,是那颗与众不同、不拘一格的创新种子。
“大家都在说AI时代,很多人还是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但我们认为可能很多行业是要打破重组的。我觉得要用一种跳脱于互联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我们把它叫做“AI思维”。我们也还在寻找,可能还是偏早期的公司,跟一些创业者交流,看他们是不是做了一些代表未来进步方向的。”周婷燚说。
会场里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很多都是青涩稚嫩的面庞。大一学生王飞扬学习的是计算机与金融专业,这次想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找找方向。“最近的趋势就是往AI方面发展。有可能AI和金融结合在一起,再探索一下有没有什么未来的发展前景。”
不过,各家企业却早已求贤若渴。记者看到,许多展台在展示自家产品的同时,也同步挂出了招聘启事。
上海嘉驰国际行业负责人张永说,他们正为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招聘人才。长长的需求名单里,包括算法架构、AI开发、机械结构等多个岗位。“每家企业人才其实都紧缺的,尤其是研发类的,像算法、机械之类的岗位,招聘的需求量没有特别设限。像一些大学生,我们会跟他们会长期地联系,也许两、三年后,就是新一波的人才。”
让项目找到资本,让场景找到服务,让企业找到市场,让人才找到团队——这是本次GDC大会的初衷。不过,即使你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样可以在大会上找到快乐。
在会场的一个角落,记者看到一群人围在一台电脑前,紧张地编写代码,甚至都顾不上吃饭。原来,他们在编写一台机器人的程序,准备参加第二天的比赛。
开发者柯先生说,组员们原本都素不相识,只是因为这场大会聚到了一起。“我们希望24小时内去实现一个能泡茶的机器人。大家基本都是机器人爱好者,都没有明显的目的,就是觉得这个事情比较有意思,同时还能提升自己对机器人行业的认知。”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这或许就是对这群开发者们最好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