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今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与上海市总工会将迎来世纪华诞。
站上这一意义非凡的节点,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程鹏表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摇篮、中国工人运动发祥地的上海,正奋斗在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上。新时代上海产业工人要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深情致敬百年前的红色工运薪火——
当“核二代”俨然桃李满天下,看着“90后”“00后”焊工将工号刻于核岛穹顶,革命年代“永不消逝的电波”也已化作守护低空经济的隐形羽翼,而曾经的国脉寻呼台则带着9秒响应永争一流的基因,踏上元宇宙征途……
这是上海经信系统产业工人的接力史诗。他们的每一簇创新火花,都闪耀着五卅运动的觉醒之光;每一次技术突围,都澎湃着“国家之需即我使命”的信仰激流。
本月开始,上海市经信系统工会联合解放日报社,聚焦“传承、力量、引领”,开展“百年传承,工聚发展,经信担当”迎百年主题宣传,深入挖掘经信系统单位和职工赓续上海工运红色血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今起推出首篇“传承篇”。
传精神血脉,铸大国重器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中国核建承建的宁德核电项目5号机组核岛反应堆厂房的第一罐混凝土浇筑。
1955年1月,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核工业从此启程。
70年间,从“两弹一艇”到“华龙一号”,从西南“三线建设”到海外“首堆工程”,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其中,中国核建参与见证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发展、壮大全过程,是书写核工业建设中国速度、世界奇迹的重要角色。
这支核建铁军,将“强核报国”的誓言融入核工事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殊荣的群体持续涌现,如全国劳模彭存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罗开峰、核电混凝土施工“神医”陈晓兵、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全国技术能手尔基等。
确保“江山代有人才出”的秘笈就两个字:传承。
彭存利是不折不扣的“核二代”,他父亲彭龙才曾参与新中国“两弹一艇”建设。4岁起,彭存利便跟随父亲走南闯北,耳濡目染父辈“国家至上,企业为先”的情怀,坚定了彭存利接过焊枪的决心。1986年起,彭存利先后参建秦山一期、大亚湾等5座核电站,参与方家山等20台核电站机组的焊接支持和管理。他说:只要核事业有需要,我愿全力以赴。
父亲如磐的初心,激励着彭存利。他与工友们为攻克在狭窄空间完成高难度焊接而夜以继日,他所获荣誉同焊枪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一样多。但彭存利深知,事业总要在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发展壮大。他充分依托自己领衔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为核电建设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千名高技能人才,其中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者近20名,还有“大国工匠”未晓朋、“全国最美青工”魏海涛、央企“百名杰出工匠”丁凌等。
党的十九大代表、核电站“心脏搭桥师”未晓朋,能在核岛穹顶内高达50摄氏度的酷热环境下,依然实现每一道焊口100%的一次合格率。他带领的管道焊工队伍创下连续8个月效率超出15寸/人/天的行业新标杆。严师带徒,倾囊相授,每一位核建人都志在托举起更高的后浪!
如今,在中国核建已建和在建项目中,越来越多焊口打上了“90后”乃至“00后”的工号。当“华龙一号”在卡拉奇并网发电,当高温气冷堆开启核能制氢新纪元,传承的密码已在焊花中涅槃。由红色工运精神铸就的生生不息的工匠梯队,永远是大国崛起最稳固可靠的钢铁脊梁。
从“邮电第一股”到“数字文化领航者” 新国脉数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工会
用户在国脉文化公司元宇宙空间使用AR眼镜沉浸式体验半马苏河沿岸百年红色工运史。
还记得BP机时代的国脉寻呼台吗?来自“邮电系统第一股”,而今,它已蝶变重生为国脉文化公司,并华丽转身成为5G云端拥有8000万用户的游戏帝国缔造者,还是Web3.0时代六大元宇宙创新矩阵构建者。
国脉文化公司用三次淬火重生来证明:以“人民邮电为人民”为魂,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信与信息服务需求为己任,是它不断穿越技术周期的密码。
上世纪90年代,“国脉寻呼”堪称上海寻呼业第一品牌,创造了用户超百万的传奇。当时,国脉工会通过搭建“百秒寻呼准确率”大比武,创新推出“师徒制+项目制”培养模式等,不仅将服务响应速度从行业平均15秒压缩至9秒,更为公司夺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立下汗马功劳。
当5G浪潮奔涌而来,公司又顺势而动。2009年,天翼视讯业务上线,开创中国IPTV(网络电视)规模化商用先河,第二年用户即破千万;2013年,炫彩互动游戏业务启航,首推5G云游戏平台,用户破8000万,并打造全球首个AR+区块链游戏生态,斩获“中国游戏十强”桂冠;同年,首建央企智慧商旅平台,链通百万酒店航线资源,年服务人次超3亿。这些亮眼成绩背后,工会不遗余力敏锐捕捉数字文娱蓝海机遇,及时推出揭榜挂帅机制和“三创能手”计划,培育5G网络优化、数字内容创作等领域领军人才50余名,成为公司每一项新业务都能颠覆出道的最强保障。
如今,Web3.0风口已来,公司再次出发,打造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公司工会则以未来产业工人培养为核心,孵化出虚拟数字人等六大创新项目,让数字技术人才持续出圈。
从寻呼先锋到5G弄潮儿,再到元宇宙时空的创变者,国脉每一次跨越,变化的只是技术形态,而产业工人的匠心,以及公司工会“传承基因、培育新军”的初心从未改变。这支不断成长的产业大军,依然跃动着1925年邮电工会的第一簇火种,在数字文化的星辰大海中续写传奇。
为美好生活加油 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分公司工会
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泰和路加能站工会驿站为卡车司机提供法律咨询和医疗服务。
1948年10月10日,上海苏州河畔,打破洋油垄断历史的我国第一座国有加油站——四川路桥堍加油站诞生,即现在的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分公司第一加油站。该站从两台电动泵、1台顶车机和1个2000加仑的地下油罐起步,历经多次改造,而今成为上海网红打卡地,从“最初”走向“最美”。
第一加油站只是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讲好传承故事的一个缩影。从高桥油库地下党员的护厂行动、油库船队支援渡海解放嵊泗列岛,到杨树浦储油所技术工人研制出国内首台电动加油机、黄浦江第一根越江输油套管建设运营,再到公司运行国内首套油气回收装置、发行国内首张IC加油卡,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用无数“第一”践行“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书写新中国石油工业壮丽篇章。
走进新时代,秉承“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企业使命,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积极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实现市场化供应,并在全国率先推广B5生物柴油。目前,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已建成运营加氢站5座、充换电站160多座、充电终端2900多个、分布式光伏电站60座,累计向各类氢燃料电池车供应氢气1300余吨,7年来共消纳生物柴油10万吨。
近年来,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越来越多的加油站焕新成为“人·车·生活”综合服务加能站,客户不仅能加油、加气、加氢、充换电,也能购物、用餐、喝咖啡、洗养车,还能通过易捷速购享受线上下单、线下30分钟送货上门的即时零售服务。
作为上海市经信系统工会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的试点站点——位于外环高速旁的泰和路加能站,年服务集卡司机万余人次。站点内设立的工会驿站,不仅为司机贴心提供淋浴、爱心早餐、太空睡眠舱、智能图书柜等爱心服务,还帮助集卡司机通过法律援助、协商调解等成功讨回了拖欠的薪资。该站点2024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迄今,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已建成工会驿站548座,其中41座被命名为“上海最美工会驿站”、4座被命名为“全国最美工会驿站”。
中国石化销售上海石油在传承中赓续创新、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奏响“为美好生活加油”的最强音符。
努力成为央企集成电路产业排头兵 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工会
每一片晶圆的诞生,背后凝结着华大人的“创芯”执着。
1986年,中国首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华大电子在京成立;1988年,国内集成电路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贝岭成立;201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华大电子、上海贝岭及旗下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在张江成立了全新的专业子集团——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
经历十余年发展,华大半导体已形成覆盖材料、设计、制造、封测、应用等环节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旗下企业13家,员工人数逾9000人。
成立初期,华大半导体以“用芯建设新时代”为主题开展工会文化活动,促进不同背景、不同企业人员间的交流融合;企业发展过程中,华大半导体不断总结、提炼,逐步构筑使命、愿景、价值观、作风等企业文化体系;在2024年成立十周年之际,华大半导体全体职工积极思考“华大是什么样的华大,建设什么样的华大,怎样建设一个全新的华大”重要发展命题,在研发制造实践中总结提炼的“守望相助一盘棋”团结精神、“攻坚克难勇作为”担当精神,也进一步升华为华大半导体的企业精神。
十余年来,华大半导体工会在公司党委领导下,通过“活动聚人心、关怀暖人心、服务得人心、谈话稳人心”的思政工作“四步法”,持续探索实践“四心促创芯”。通过引领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共识;通过建立产业链命运共同体,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名企业职工;通过事业留人、文化留人、待遇留人,夯实企业发展人才队伍根基;通过守正创新兴文化,推动链上干部职工自觉把企业发展任务转化为个人奋斗目标。
从908工程、909工程到如今持续构建车规级集成电路IDM,华大半导体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使命,在国计民生关键领域实现了多款填补空白产品,形成一批单项冠军。2021年至2023年,企业连续三年经营业绩创新高,2024年逆势突围达成利润挑战目标。
这就是华大半导体,在努力成为央企集成电路产业排头兵的大道上孜孜不倦、赓续求索,为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战略科技力量接续奋斗!
续写“永不消逝的电波” 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工会
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电波卫士在F1赛场。
上海市无线电监测站科普教育基地里,斑驳的电台和密码本仍在诉说革命先辈用无线电波传递革命火种的辉煌岁月,而新时代的电波卫士,正续写“永不消逝的电波”。
全力守护城市频谱安全,是监测站对红色基因的时代诠释。浦东机场GPS信号被土方车干扰、独山港周边船只GPS信号丢失、11号线迪士尼站和嘉定站CBTC先后受不明信号干扰致乘客大量积压,近年来,监测站应急队伍累计排查重大干扰108件,共计查获“黑广播”298个,出色完成了历届进博会、北京冬奥运会及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F1中国大奖赛等25项重大活动和赛事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
漂亮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党建带工建”的工作机制。工会注重将红色基因融入日常工作,协办市经信系统工会“2023年市经信系统职工城市定向赛”,并专门设立红色电波打卡点,扩大科普和宣传;设立电波卫士学习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组织青年职工编排红色电波情景剧,寓教于乐;征集无线电科普教育基地红色电波历史展品,延续上海市无线电发展史的红色印记……
当前,低空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无线电技术作为重要载体,既是隐形翅膀,更是安全底座。在新时代新任务面前,监测站围绕市委市政府、市经信两委中心工作,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开展频谱赋能,强化安全保障。通过协办“智慧工匠”无线赛道赋能,主动培养无线电领域注重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人才;通过成立低空无线电频谱安全委员会,以开放姿态吸纳更多智慧与力量;配合市经信委协助上海申办2027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创建国家无线电频谱技术创新中心。
历史从未远去,红色电波精神始终在电波交织的无形空间中赓续传承,续写永恒。永不熄灭的红色火种,终将在传承与创新的共振中,浇筑属于人类工业文明的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