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栏目导航
【年度盘点】上海2020智能网联汽车十件大事

来源:发布日期:2021-02-18

字号:      

1

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成功举办

1.jpg


2020年9月14日,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上海嘉定汽车会展中心开幕。大会的主题为“新基建、新智联、新生态”,重点围绕产业创新和生态构建、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智慧交通和应用实践,促进汽车、电子、软件、通讯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司长罗俊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副主任张建明,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等出席开幕式。


2

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载人示范应用启动

2.jpg


2020年6月滴滴规模化载人示范应用正式启动,AutoX在8月紧随其后开启。截至目前,上海嘉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自动驾驶载人示范应用格局,共计已投放45辆车开展载人示范应用测试,收到报名人数5万余人,完成接待志愿者体验近7千人次,示范应用总里程超12万公里,运行时长近5千个小时。在嘉定区许可路段范围内,符合相关要求的志愿者可通过“滴滴出行”和“高德地图”等APP参与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载人测试体验。


3

洋山港智能重卡载物示范应用启动

3.jpg


上汽集团、上港集团、中移动上海公司战略三方紧密合作,围绕开展“准商业化示范应用”工作目标,成功打通运营线路“技术流、业务流和信息流”,实现了深水港物流园区-东海大桥-洋山一期和四期码头全闭环自动化载货运输。7月1日正式启动实箱转运,12月14日,完成既定的2万TEU运输目标,截至12月31日,累计完成2.12万TEU。洋山港智能重卡载物示范应用共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从“道路测试”到“示范运营”的突破;二是实现了从“独立平台”到“系统融合”的突破;三是实现了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的突破;四是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探索”的突破。


4

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4.jpg


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及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等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0年12月正式成立。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上海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传统整车、新势力造车、智能化部件系统、网联通信系统、智能化软件开发等企业,以及相关科研和检测机构、高等院校、智能汽车示范园区、外资机构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表和专家组成,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一步将围绕国家战略,聚焦关键技术,结合上海地域特点,建立并持续完善跨界融合的地方标准体系,凝聚上海优势资源,构建全技术链的标准研究和测试验证能力,发挥标准化在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的引领作用,有效支撑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5

嘉定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域全域开放

5.jpg


落地应用是智能网联汽车取得突破的“分水岭”,每一个场景的“解锁”都会给相应领域带来发展的新机遇。上海累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达559.87公里,形成了嘉定、临港、奉贤和浦东新区金桥区域联动发展的格局,其中嘉定区315公里、临港新片区118.2公里(含东海大桥34公里)、奉贤区97.4公里和浦东新区金桥区域29.27公里,测试场景超过5000个,逐步由点、线测试道路向片状测试区域拓展。其中嘉定区计划三年内实现463平方公里全域开放,2020年已率先开放安亭镇、汽车新能港、嘉定新城及嘉定工业区“一镇三片区”约105平方公里。同步将建设5G基站3000座,实现嘉定区全域近1300公里道路的开放,覆盖全区463.55平方公里范围。


6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规划(2020-2025)》发布

6.jpg


2020年12月11日,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牵头编制出台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规划(2020-2025)”正式发布,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和改革创新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规划》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临港新片区特色的建设理念,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需求为牵引、适度超前谋划,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多维度、多领域产业链体系,推进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基本建成产业创新生态、政策法规制度和支撑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智慧交通示范区和国内领先现代产业集聚区的三大目标,建成千亿级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集群。


7

奉贤区智能驾驶全出行链创新示范区开园

7.jpg


奉贤智能驾驶全出行链创新示范区致力于打造地上和地下空间融合、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覆盖的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和区域场景示范区。一期示范区覆盖7.8公里的开放道路、0.96公里的园区道路,以及1.11公里的地下停车场(库)道路。这是国内首个面向“智慧全出行链”,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区。奉贤示范区已完成了车路协同感知、高精度定位、开放测试道路标志标识和云控平台等系统建设,搭建了智能化地下及内部道路、泊车测试设备、测试车辆和测试场景。率先提出打造面向自动驾驶的智能交通路口和智能停车场库标准化体系试点,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与网络安全测评规范和地下及内部道路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规程,具备完善的道路场景感知能力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验证能力。目前,二期87.5公里的开放测试道路已在加快建设中。


8

5G智慧交通示范区成果发布暨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8.jpg


2020年9月,嘉定联合上汽、华为、中国移动共同推动5G智慧交通示范区成果发布暨二期项目正式启动,2019年4月,四方围绕5G行业创新与应用,开展战略合作,建设全球首个“5G智慧交通示范区”建设,协同打造智慧出行生态链、创建5G智慧交通示范项目、推进5G车联网示范应用和推广。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项目二期,四方深化合作,建设覆盖嘉定全域的全息感知、全数字化的智慧道路,批量投放上汽5G智能汽车,形成百辆级全场景先导应用规模,打造智慧交通网、5G通信网和北斗定位网“三网融合”样板工程,建设国际领先的5G+智能汽车应用高地。

9

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中心揭牌


9.jpg


“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中心”于2020年9月正式揭牌,该中心将在多端口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数据集聚与发展。在车端,加装车辆运行监控装置,全面监管车辆测试过程,实时发现异常测试行为,并进行信息预警,同时基于海量历史数据,对车辆测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路端,建设综合性、多源感知路侧环境为车辆提供网联化信息通信服务,支撑企业开展车辆协同式自动驾驶测试。在云端,构建数字孪生平台、云控平台、虚拟仿真平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上海市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共同为数据中心揭牌。

10

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合作共建启动

10.jpg


2020年9月,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相关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国家级长三角区域车联网先导区。根据合作协议,长三角三省一市将统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制定统一标准规范体系,加强车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推进车路协同技术创新,深化多层次互信互证和全方位互联互通,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试点推广,提高发展规模与水平,吸引全球创新资源,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