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栏目导航
【年度盘点】2021年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件大事

来源:发布日期:2022-01-11

字号:      

年度盘点】2021年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件大事


一、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投运,实现多项国际首创


        12月22日,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在上海顺利投运,上海市市长龚正、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上海市副市长张为等市领导出席投运仪式。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位于徐汇商业核心区,联结两座220千伏变电站,总长1.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超导电缆输电工程。投运标志着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可复制的超导电缆应用经验。投运仪式上同时成立了上海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张智刚与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为上海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揭牌。中心面向上海超导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推动超导产业技术与电力能源、大科学装置、医疗、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上海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超导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

1.jpg

2.jpg


二、新材料创新成绩斐然,7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2021年上海新材料创新成果喜讯频出,仅国家级奖项就有7项,其中,4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领衔的团队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本市时隔18年以来再次获得此项殊荣。5月公布的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16项新材料成果获上海自然科学奖,占比超过1/3,其中“八面体基元与三维限定相变理论指导高速低功耗相变材料设计与开发”等6项获一等奖。“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燃料电池低铂膜电极研发及应用”等6项成果获上海技术发明奖,“高性能铁基纳米晶软磁材料与器件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等13项成果获上海科学技术进步奖。通过加快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新材料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将持续带动产业质量提升。

3.jpg


三、“十四五”开局增长势头良好,培育产业发展潜能


        2021年1至11月份,上海新材料产值达2967亿元,产值占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0.7%。产值同比增长8.6%,超过“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上海先进材料领域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英威达己二腈、宝钢无取向硅钢、彤程化学生物降解材料等7个项目开工,总投资约159.5亿。加快推进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集成电路配套材料等10个重点产业链项目和6个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涉及总投资268亿元。

4.png

5.jpg


四、四部门联合印发先进材料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创新发展路径


        7月14日,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改委、市教委、市科委四部门联合印发《夯实基础 推动本市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并于8月27日在上海新材料产融合作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先进材料产业作为材料工业的金字塔上端,承担了引领产业基础提升、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角色。大力发展先进材料产业对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行动计划》围绕“3+6”重点产业配套,聚焦先进材料产业“研试产用”四大阶段,着力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着力创新“目录制”培优路径、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构建创新能力突出、产业能级显著、示范应用加快、产业生态完善的发展格局。

6.jpg


五、发布先进材料“十四五”规划,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12月30日,《上海市先进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十四五”期间,坚持创新与应用“双轮驱动”,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与对接,以先进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围绕“4+5+2+X”的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先进基础材料转型提质,实现高端化发展;关键战略材料克难保供,加强系列化攻关;特色攻坚材料聚优成势,形成规模化效应;前沿新兴材料培苗育新,加快产业化应用”,打造国际水准的特色材料产业集群,支撑好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7.png


六、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举行,前沿创新成果涌现


        11月12至1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成功举办。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出席并讲话。大会由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上海大学和石墨烯联盟(CGIA)联合主办,以“聚力双碳 烯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资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全球顶级专家和万名参会观众线上聚集创新大会。会议展示了上海石墨烯产业发展成果。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成立以来成功合作孵化项目25个,集聚企业43家,吸引超亿元产业资金。同时依托超能新材料科创园,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形成了“核心功能型平台+产业园区”联动布局,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8.jpg


七、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基金联盟揭牌,推进产融深度合作


        6月30日,上海市新材料产业金融创新发展座谈会在市政协召开。上海市政协主席董云虎出席,为上海新材料产业基金联盟揭牌。会上,参会基金公司和新材料企业围绕推进新材料产业链产融对接深入交流。上海市新材料产业基金联盟由新材料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创新平台和投融资机构等30多家单位组成,将聚焦“搭建1个平台,成立2个机构,完善3个资源库,聚焦4项服务”工作计划,缓解新材料项目融资难的问题,探索培育适合新材料产业特色的投融资生态。

9.jpg


八、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成立,智库力量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为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揭牌。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集聚产业、技术等智库力量,针对行业管理、产业推进瓶颈问题,开展综合研究,推动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长效措施。依托专家委员会活动,为产业规划编制、关键产业链分析、产业技术创新白皮书研究、新材料年度支持指南编制等提供专业指导意见,下设汽车材料等分委会,精准服务重点行业和项目。

10.jpg


九、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获批特色产业园区,先进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再扩容


        4月7日,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作为全市第二批特色园区正式发布,12月15日,召开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工作推进会。专区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打造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全产业链电子化学品基地,重点布局光刻胶以及稀释液、显影液、剥离液等专用材料、电子特气、高纯湿电子化学品等,为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材料支撑。预计到“十四五”末,专区企业研发、生产、仓储、贸易的产品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配套率达到70%,成为国内标杆性的电子化学品基地。

11.jpg


十、中国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在沪召开,服务产业链深度合作


        9月16日,2021(第三届)中国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以“双循环、碳中和、更轻量、更智能”为主题,聚焦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共议材料解决方案。中国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由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上海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以搭建汽车新材料产业链对接服务平台为目标,已连续举办2届,服务新材料企业300余家,开展新材料企业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互访20余次,并组织汽车新材料领域专家服务产业链对接需求。

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