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栏目导航
关于“上海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编制情况的说明

来源:发布日期:2023-11-02

字号: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引导行业资源聚焦,形成一批具有典型性、创新性、引领性的示范应用场景,我们牵头起草了《上海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2023-202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清单),打通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加快成熟应用规模化落地形成核爆点,推动引领性应用探索形成新风口。相关编制考虑如下:

一、清单编制背景及必要性

场景创新、应用牵引是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落实国家战略任务,抢抓发展新机遇。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打造人工智能等世界级产业集群。42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到,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近年来,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生态日益完善,有必要深化示范应用,深入推动行业赋能,加快打造产业发展核爆点新风口贯彻地方性法规,加强应用新牵引。《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于202210月正式施行,第四十六条中“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是原人大常委会主任蒋卓庆率先提出的概念,由市人大采纳在《条例》中。其中第二款指出,相关部门制定并定期更新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指导有关方面加强人工智能在经济、生活、城市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推动高质量发展,驱动全方位变革。上海紧扣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要求,以数字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双牵引,加快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经济方面,围绕“2+3+6+4+5”产业体系,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生活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治理方面,加快数字治理体系的底层构建,使城市运行生命体征系统更加完善、更具效率立足本市先发优势,激活发展新动能。上海率先启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计划,截至目前,已开放358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对接全球280余家企业、500余个解决方案,覆盖制造、教育、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2023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赋百景》,100个典型应用场景中上海入选18个。上海人工智能企业技术投入与市场需求错位仍然存在,技术深度赋能的空间巨大,有必要通过示范应用清单,引导资源聚焦,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二、清单编制基本思路

示范应用清单的编制思路总体上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思想性,推动生态协同。结合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特性,关注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发挥应用场景牵引作用,促进行业供需对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融通聚合。二是注重针对性,聚焦行业痛点。围绕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真实场景的重点需求,挖掘一批精准赋能应用。三是注重发展性,兼顾落地与探索。结合对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科学计算等关键技术、应用的趋势预判,打造分层分类的人工智能示范应用清单,进一步强化资源聚焦。

三、清单主要内容

清单采用3+4+3+9的总体架构:3个类别,大型综合应用、引领性应用和成熟应用。其中,大型综合应用展现多种先进技术产品融合的应用场景,引领性应用展现前沿技术探索、有潜在发展空间的应用场景,成熟应用展现已落地、可规模化推广的应用场景。4个大型应用,聚焦提升城市能级的四个大型综合应用。3个重点方向,结合上海今年部署的重点方向,“引领性应用”聚焦智能软件、智能机器人、科学智能。9个领域,结合《条例》章节设置和有关考虑,在“成熟应用”中聚焦经济、生活、治理方向中可规模化落地、有潜在空间的九个重点领域,包含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医疗等。引导资源聚焦,形成应用示范,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发展。

)大型综合应用

大型交通枢纽综合应用。在机场、货运码头等大型交通枢纽综合运用自动驾驶、数字孪生、行业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提升能级。大型会展中心综合应用。在大型会展中心综合运用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数字孪生、数字人、元宇宙等技术,搭建多功能机器人数字孪生集群,打造元宇宙虚实交互体验。大型工厂综合应用。在大型工厂综合运用计算机视觉、大数据、数字孪生、模拟仿真、5G等技术,结合数控机床、AGV小车、智能机器人,建设大型工业智能工厂,提升生产效率和可靠性。大型地标性景区综合应用。大型建筑、景观河岸等地标性景区,综合运用数字孪生、多模态交互、元宇宙、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建设超大型全场景多维度智能空间,提升虚实交互的用户体验;实时分析地标性景区运营数据,实现智能化管理。

(二)引领性应用

智能软件。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落地安全合规的细分领域大模型应用,辅助用户自动处理任务、生成工作创意,提升工作效率和决策智能化水平。智能机器人。将具身模型与智能机器人相结合,提升机器人多模态感知和自主学习决策能力,拓展在制造装配、农业采摘、物流分拣、搜索救援等场景的应用。聚焦人形机器人,通过环境感知、运动控制等技术提升人形机器人感知和理解环境的能力,在工业生产、消防应急、家庭陪护等领域的应用中辅助或代替人类执行复杂任务。科学智能。加速科学智能范式赋能生命健康和先进材料领域科学研究。一是科学智能+生命健康领域研发脑机接口等智能医疗器械,实现微创、有创植入柔性脑机接口产品的临床应用加快科学智能赋能蛋白质结构预测、药物靶点发现等领域,全面提升药物研发能力;二是科学智能+先进材料领域,探索科学智能赋能分子动力学模拟、材料成分分布预测、高性能材料设计等领域,压缩新材料研发周期和成本。

(三)成熟应用

智能经济方向聚焦制造、金融、物流、能源四大领域。制造领域,智能车间、缺陷检测已广泛应用落地,深度学习视觉算法、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助力降低能耗、定位缺陷、优化流程,提升生产制造效率。金融领域,联邦计算、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金融场景有机结合,提供全周期风控管理、助力精准描绘客户画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物流领域,运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智能重卡与港机设备的智能交互,实现港区全过程智能化作业。能源领域,基于无人机与智能机器人,利用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实现全自动巡检与智能运维。

智能生活方向聚焦教育、健康与养老、医疗、文娱四大领域。教育领域通过知识图谱与自适应推荐引擎等技术,为学生精准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健康与养老领域,康复理疗、行为监测、健康照护的智能化设施设备和相关智能感知终端已广泛应用,降低老年人生活的难度和风险,为适老和助残的服务提供支持。医疗领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预问诊、智能辅助诊断、智能诊后管理等应用已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有效帮助患者精准就医、减轻医生诊疗负担。文娱领域,虚拟主播已在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直播带货、虚拟偶像等场景应用。

智慧治理方向聚焦城市治理领域。城市治理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重点区域实现客流量实时监测、预警、启动预案的大客流预警应用已广泛落地,助力打造国际超大城市高能效治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