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令而动,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来源:发布日期:2022-03-24

字号:      

        近期,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在闵行区浦锦街道开展村居锻炼的7名选调生闻令而动、主动请缨,毅然奔赴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各自战位与疫情抢分夺秒,用热血担当绘就着青春底色。


众志成城 守望相助


01.jpg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此刻我们都是浦锦人”,这是这群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经信人”的“参战”誓言。收到街道的紧急通知后,正在各自村里教爷爷奶奶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或身份证参加核酸检测的魏子杰、赵鹏振、于伟翔、蒋乐来、钱於杰等5人即刻报名加入了“大白”军团,刚从名校毕业的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毅然套上了防护服。钱於杰——一名准“00后”,是7名选调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然而当套上“大白服”的那一刻,从他的护目镜中透射出的却是一份褪去稚气后与年龄不相称的稳重目光。



02.jpg


        三月的上海,天气也颇不稳定,白天是湿热的高温天气,夜晚却还有“倒春寒”的凛冽。封控社区的第一轮核酸采集从当天“大白”进驻后的傍晚开始,呼啸的寒风、时而到来的阵雨,让核酸检测的开展异常困难。长长的检测队伍,在“大白”们的疏导下,慢慢变短;居民躁动和不安,在“大白”们的陪护下,渐渐舒缓。连日来,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每天工作到凌晨,当他们褪下“大白”服时,额头和手腕上已然是道道深深的勒痕。



03.jpg


        由于任务紧急,队员们都还来不及准备生活用品,就“赤手空拳”上了“战场”。魏子杰的全部家当便是他身上的那套短袖长裤。“我的感谢要送给我的‘战友们’,第二轮核酸检测的那天,恰逢27度的高温,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我的短袖早已彻底湿透。到了第二天凌晨休息时间,‘战友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换洗衣物‘接济’我,不然我真要比大学军训时更‘臭不可闻’了”乐观的魏子杰笑呵呵的说到。


        “凌晨1点睡下,第二天7点起床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物资配送工作。”蒋乐来介绍道,“我的职责就是守好最后的500米,将小区居民集中转运物资、食品,有序配送到每一户居民手中”。


        “我的快乐很简单,会因为爷爷奶奶们的一句‘我要给你写表扬信’感到温暖;会因为用外卖买到一个小脸盆能洗头而乐得开怀;会因为战友之间守望相助而备受鼓舞……”赵鹏振回味道。


        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的于伟翔只是电话中和家里说了声“我接到任务要去一线做志愿者了”,便匆忙结束通话奔赴战位。父母再多的担心,最后也只来得及化作一句“自己多注意安全!”,可他们从孩子冷静的话语中已然觉得原来儿子稚嫩的肩膀,已能扛起不可懈怠的重担……



萤火虽微 愿为其芒


        “我是党员,我先上!”戴笑凡挂职勤俭村,是村委班子成员。疫情初期,负责全村近4000人的核酸检测、村庄出入口戒严及防疫宣传工作。随着村里的防控工作趋稳,看到街道的召集后,把手上的工作进行了交接,积极响应征招,奔赴新的岗位,成为了电话流调小组的一员。一天几百个排摸电话,天天打到耳朵发热发烫、嗓子沙哑,爱笑的她说的最多的一句便是“请您一定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04.jpg


        出于新闻传播专业背景,戴笑凡紧接着被街道抽调负责防疫宣传工作。她深入防控区域开展采访拍摄,连夜组稿推送报道,冒雨查看物资保供状况……截至目前,已经在街道官方公众号上推送十余篇原创报道,有的还被市区两级媒体转载。


05.jpg


有战必应 不忘初心


06.jpg


        在近浦村挂职锻炼的刘超,因为村里出现核酸检测异常情况,连续一周忙碌着为村宅录制疫情防控宣传音视频、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宣传核酸检测,和村两委的其他同事全程参与了近浦村近3000名村民的封闭管理和六轮核酸筛查。


        工作结束回家后,却被告知居住的小区实施封控管理,刘超又主动加入了小区的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信息化服务、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管理。“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我相信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疫’必将在我们的努力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如常的生活,如常的上海,也一定会早日回来!”刘超坚定说到。


07.jpg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7名选调生只是“经信人”参与上海战“疫”的一个缩影。当每一个市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时候,这群“95后”的经信选调生们正用实际行动筑起防疫的青春长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作为“经信人”不可懈怠的责任。无论风雨,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