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和建团100周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去年,在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经信系统各级团组织坚决履行职责使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目标任务,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坚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业绩突出的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同时激励更多团组织、团员青年砥砺奋进开新局,为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即日起,我们将在上海经信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栏,陆续展示市经信系统获评2021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2个)和个人(12个)的先进事迹。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向他们学习、致敬!
薪火传承奋进路 青春建功写传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虹梅莘加油站经理洪赫
洪赫,女,198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销售分公司虹梅莘加油站经理。作为一名“油三代”,自墨尔本大学硕士毕业后,洪赫接过石油接力棒,扎根一线,精研管理、创新创效,成为年销双万吨的虹梅莘加油站当家人。在她的带领下,虹梅莘加油站先后获上海市青年文明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洪赫个人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模范加油站经理、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扎根一线,青春有为
在凯燕加油站任站经理期间,洪赫引入国外自助加油模式,大刀阔斧改变倒班形式,将员工人数从11人精简到6人,人均劳效翻番,“双低站”变成上海中心城区第一座全自助加油站。任中春路加油站经理期间,洪赫通过调整油枪布局、划线车位、提倡三分钟办卡等办法,提升现场加油效率,并在微信还未普及时搭建客户服务qq群,差异化营销带来非油销售增长150%,纯枪销量从八千吨突破至万吨。
攻坚一线,提质增效
2018年,洪赫接手由一座高速站和一座地面站背向相邻组成的“双子星”虹梅莘加油站。为了解决柴油车辆堵塞现场、服务及卫生清洁等难题。洪赫提出“4个1”提效措施,柴汽车辆双不影响、共同增量。为团结好全站二十余名员工,洪赫定期召开服务座谈会,教员工“春风化雨”对待客户。洪赫还引入“阿米巴”管理模式,以班组“五化”管理法将加油站打造为“人人经营、全员算账、合力管理”的经营创效活力小单元。2021年,虹梅莘加油站纯枪销量突破2.4万吨,非油销售突破1000万元。
战斗一线,勇做先锋
作为有着13年党龄的老党员,洪赫坚持在工作中做先行者、领头人。在担任浦西南区党支部委员期间,她积极推动党建与经营双向对接,参与同凌云街道、徐汇区公安分局、徐汇区消防支队、徐汇区烟草局、银行等单位的支部共建联建。以支部为平台,洪赫提出“3个1”培养制度,先后为公司培养2位站经理、2位便利店主管、1位核算员。
从2011到2022,洪赫与加油站朝夕相伴整整11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洪赫带领加油站党团员青年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收看大会直播,认真学习研读报告。作为中国石油的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她对报告中关于绿色低碳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等特别关注。她将初心不改,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行业的殷切嘱托,沿着薪火相传的石油路一路向前,始终加好油,服好务,保障油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障好城市运行、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能源血脉畅通。她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我们生逢其时,要大力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苦干实干、奋力拼搏,用更有力行动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方能不负光阴、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科技报国 “当燃”有我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大丝束碳纤维项目青年突击队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大丝束碳纤维项目青年突击队团队成员共52人,其中青年占比80.77%,主要承担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的设计重任。近年来,青年突击队成员先后斩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石化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集体获评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科技攻关先进团队和“攻坚创效立功竞赛优秀青年突击队”等称号。
技术先导,协同创新突破封锁
作为“新材料之王”,碳纤维技术壁垒森严,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青年突击队自承担上海石化万吨级大丝束项目以来,积极开展关键核心设备国产化攻关,主持或参与执行技术开发攻关12项、工程应用实践3项,突破碳纤维关键设备技术封锁,国产化率达到97%,将一举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10月1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潜心笃志,智能制造赋能生产
在碳纤维装置原丝、碳丝智能物流系统设计方面,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上海工程公司该领域的丰富工程设计经验,实现以AGV搬运机器人为基础的自动铺丝、转移、包装、立体库入库出库的全自动物流生产流程,以智能制造赋能万吨级碳纤维生产装置,助力碳纤维装置走向自动化、智能化、高端化。
科技报国,火炬“飞扬”点亮冬奥
2月4日20时,身披碳纤维“外衣”的火炬“飞扬”点亮2022年北京冬奥,中国石化顺利完成冬奥会火炬生产保障工作。飘逸灵动的“飞扬”背后,是青年突击队拳拳产业报国心,实现化工新材料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型,让世界看到了“新材料之王”碳纤维的“中国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丝束碳纤维项目青年突击队倍感振奋,对走好新的科技创新赶考之路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澎湃的动力。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线工程技术团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胸怀“国之大者”,打造“国之重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能源化工领域新工艺、新装备等技术创新力度,为上海打造 “碳谷绿湾”百亿级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奠定基础,切实发挥工程公司桥梁纽带作用,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油赋能,推动中国制造跻身世界前列,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