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VERNMENT INFORMATION
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各区经委、商务委、科经委: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服务业发展的工作要求,大力促进工业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应对全球经济贸易风险和挑战,培育产业经济新增长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财政局、上海海关联合制定了《上海市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 海 市 商 务 委 员 会
上 海 市 交 通 委 员 会
上 海 市 人 才 工 作 局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 海 市 财 政 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2025年3月26日
上海市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服务业发展的工作要求,大力促进工业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助力应对全球经济贸易风险和挑战,培育产业经济新增长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现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立足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发展生态,聚焦重点产业及细分领域,到2027年,培育一批具备全球布局能力、成长性较强的工业品跨境电商重点企业,在MRO工业品等领域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通用型企业5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垂直型企业8家,力争实现总营收1000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取得明显突破。
二、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促进工业品跨境电商出海业务做大做强
1.支持通用型电商平台化发展。大力培育通用型工业品跨境电商,鼓励服务企业数达到一定规模的优质企业向平台企业转型。支持企业围绕全托管、半托管模式,开展贸易报关、跨境支付、跨境物流、海外仓储物流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并增强链接全球能力。打造图搜工厂、自动采购等功能,提高本市先进产能链接能力。对符合条件的一站式服务、智能采购等平台信息化项目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
2.推动垂直型电商国际化拓展。围绕电子、化学试剂、核电装备、大宗工业品等产业,支持垂直型电商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形成“在中国、为世界”产业链格局。推动电子元器件在线采购交易模式创新,打造面向海外的“云采购”“云设计”综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模型、区块链等技术,建设全球船舶航行动态、备件仓储可信数据空间,形成船舶备件供应链电商平台。聚焦电气装备、核电设备备件管理,优化工业品集采招标、供应商管理等综合服务能力。推广化学试剂网购模式,开发覆盖实验室需求的产品矩阵,提供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耗材等资源要素的整体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
3.鼓励制造业开展跨境出海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通过“独立站+平台”双轨并行发展模式,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自主品牌,做强自有渠道,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体系。深入开展工业企业与电商平台对接工作,推动电商平台面向制造业企业设立流量补贴、零佣金运营、零费用入驻等专属服务,形成“跨境业务+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各区政府)
4.培育壮大工业品跨境电商贸易规模。支持工业品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直接出口(9710)和海外仓出口(9810)贸易申报,对相关申报出口产品给予优先通关查验、便捷收结汇等支持。对符合条件的工业品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直接出口(9710)和海外仓出口(9810)业务按规定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商务委、上海海关、市财政局、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
(二)推进工业品跨境电商提质创新
5.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应用。组织实施“模塑申城”工程,将工业品跨境电商纳入上海市“5+6”垂直领域人工智能重大示范场景和模型训练场。提高非标工业品研发应用能力,提升产品设计、智能排产等环节效率。发挥市级语料平台作用,构建中英文工业品通识语料库。推动企业运用大模型底座,研发设计工业品行业模型,建设智能选品、智能设计、智能预警、智能营销、智能翻译等功能,提升平台外贸咨询服务能力,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鼓励企业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电子单证签发、转让、变更、转换、存储等应用,提升数字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数据局)
6.引导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支持工业品跨境电商研发制造执行系统、订单管理系统、交易管理系统、供应商管理系统等,打造轻量级工业品SaaS化管理软件。面向制造业需求,推动企业完善“自营+代理+第三方”的数字化采购商城,形成专业级采销网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将符合条件的工业品跨境电商纳入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推荐目录,拓展工业智能专业服务商资源池。(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
7.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推动工业品跨境电商依法依规开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推进企业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管理制度,开展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识别备案,加强数据分级防护。加大轻量级数据加密、隐私计算、密态计算等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数据跨境流通、供应链上下游协作等场景,打造一批数据安全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
(三)促进工业品供应链降本增效
8.提升海外仓发展水平。引导企业基于海外仓,在欧洲、美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展示中心、分拨中心和销售网络。鼓励企业间加强合作,共建、共用、共享海外仓储设施。鼓励企业在海外租用、建设工业品仓库,对达到一定规模条件的自建或租赁海外仓项目以及配套软硬件开发等给予支持。推动企业建设海外仓物流信息平台等数字化系统,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
9.构建便捷高效物流网络。为工业品等跨境物流运输船舶提供一体化交通组织;建设航运贸易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集运MaaS系统,提升港口物流服务质效。加快建设浦东机场新东货运区快件和跨境电商货物处理中心,筹建服务跨境电商专属平台,鼓励支持中外航司加大跨境物流航空运力投入,保障工业品跨境货物航空运输。推动中欧班列(上海)增加开行频次及站点,完善工业品欧洲、中亚配送体系。(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国资委、市商务委、上海海事局、市经济信息化委)
10.加强供应链建设。鼓励企业设立海外子公司、分销中心等,打造仓储、分销、维保一体化属地服务体系。推动企业打造集成产品数据、仓储物流等要素供应链管理系统,打通生产地址评估、渠道销售对接、物流货运交付等环节,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实施“绿色供应链培育工程”,开发一批符合国际规则的碳核算、ESG咨询等数字化产品,推进产品环境声明运营机构建设,加快与国际认证组织合作对接。推动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外资机构交流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服务商,制定一批国际互认的PCR认证评估标准。(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
(四)加强工业品跨境电商生态建设
11.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完善工业品跨境电商发展生态,鼓励信息技术、物流服务、跨境结算、营销推广、售后服务、财税合规等专业服务商,为企业提供专属服务。提升“走出去服务港”“外经服务平台”“丝路E启行”等平台服务功能,搭建本市专业服务机构矩阵。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品跨境电商的支持,探索开发“信保+担保”及运费、存货、仓单、订单融资等新型融资服务。鼓励保险机构为工业品跨境电商上下游跨境出海采购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信用保险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委金融办、上海金融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
12.推进标准化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围绕港机设备、船舶设备、电站设备等,制定垂直型工业品物料编码标准,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支持企业联合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单位,围绕供应链服务、数字化转型等加快通用型工业品标准研制,促进行业有序发展。(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
13.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支持工业品跨境电商海外参展、海外办展、海外布展,开拓国际市场。鼓励重点区域开展行业峰会、企业沙龙等对接活动,为企业打通市场对接、业务培训等信息渠道。鼓励商协会、专业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高峰论坛、展览展会,为企业获取海外资源打通信息渠道。(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
14.深化招商引资服务。深化本市“1+6+20+X”招商体系功能,将工业品跨境电商纳入招商重点对象。鼓励各区发挥禀赋资源,为企业量身定做专项政策。实施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大型工业品跨境电商在沪设立中国区总部、区域功能性总部、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结算中心以及供应链管理中心等。鼓励工业品跨境电商依托入驻园区创建市级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围绕工业品跨境电商主体参与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各区政府)
15.提升出口退税便利。发挥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作用,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提升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9810)退税便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海外仓出口退税办理最新规定,制订形成本市落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出口货物预退税操作细则,确保便利性优于国家相关要求。支持工业品跨境电商等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率先开展海外仓出口(9810)“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便利化退税试点。(责任单位:市税务局、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五)加大工业品跨境电商跨境出海人才培育力度
16.持续推进产教融合。鼓励院校、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开设“工业品走出去”相关课程。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载体,培养熟悉生产制造与跨境贸易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品跨境电商申报本市人才引进重点机构和本市重点产业人才专项奖励。(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17.加强人才公共服务。推进企业为留学生等海外人才提供实习培训、就业岗位等利好政策,吸引人才参与跨境贸易。鼓励企业与海外组织、高校等开展合作,举办创新大赛,以赛引才、以赛留人,吸引更多国际贸易、对外合作人才投身工业品行业。支持工业品跨境电商人才在沪创业,并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创业补贴等政策扶持,鼓励其中的优秀创业企业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工作局、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三、保障措施
18.建立协同机制。把工业品跨境电商纳入全市重点企业服务包,形成跨部门协作推进机制。各部门定期总结工作,结合职能,召开优质企业座谈会,抓好服务工作。(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工作局、上海海关等有关单位)
19.加大资金支持。用好市促进产业高质量专项资金,支持独立站建设、跨境数字化系统建设、海外仓数字化建设。发挥市促进商务高质量专项资金作用,支持企业租赁、改造、建设海外仓,拓展海外业务,打开海外市场。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级、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打响工业品跨境电商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
20.加强监测分析。积极推动有关部门数据共享与交换,鼓励企业在沪设立贸易主体,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跨境电商统计监测。加强行业数据分析研究,提高部门间科学决策水平。(责任单位:市商务委、上海海关、市经济信息化委)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