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VERNMENT INFORMATION
各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企业,有关机构,有关行业协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高质量推进国际经济中心建设,强化“五个中心”协同联动,市经济信息化委现组织开展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品牌建设案例征集工作,聚焦产业对外开放、产业创新引领、服务融合赋能、全球资源配置、区域联动辐射五大功能,挖掘一批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影响力的国际经济中心品牌建设案例,培育和增强本市企业、机构、协会服务国际经济中心建设的支撑能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案例申报方向
案例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数据链、人才链等角度,为上海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体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助力提升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国际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主要涉及领域如下:
(一)产业对外开放
产业开放新模式。支持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保税维修、绿色再制造等新业务,支持跨国企业参与增值电信等领域开放试点,推进国际数据加工、国际算力调度等国际数据服务。
服务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支持重点产业领域企业开展全球布局,服务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承包工程等方式参与产业链国际分工合作。
引育世界一流企业。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浦江创新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平台活动,招引重点企业和项目落地上海。培育壮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推动工业降本增效,深化企业服务,协助解决企业困难诉求,促进企业增资扩产。
(二)产业创新引领
培育新兴产业新引擎。支持扩大研发设计等服务进出口,开展国际联合研究,增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国际交流合作。聚焦新质生产力,支持引导跨国企业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放大跨国企业研发中心效应。招引跨国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支持跨国企业研发中心能级提升。支持在沪跨国企业研发中心与在沪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在沪研发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扩大规模。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深化长三角区域产业科技创新协同,深化联合科技攻关合作,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产业链核心环节攻关;支持协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带动本地供应商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
(三)服务融合赋能
工业服务赋能产业升级。聚焦服务型制造、工业智联、智能运维、供应链管理服务、工业物流服务、绿色低碳服务、工业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工业专业服务等工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带动上海供应商配套跨国企业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软件信息赋能新消费。促进海关口岸、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数据信息联通,压缩进出口合规时间。推动新型信息消费,支持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听、影视演艺等领域产品出海。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促进跨国企业参与研发、构建和应用工业垂类大模型,扩大船舶、汽车、航空、核电、装备、材料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场景。
(四)全球资源配置
促进贸易与产业联动。主动拓展新兴市场、巩固传统市场。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技术专利进出口。
提升利用外资规模水平。支持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投资算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扩大跨国企业在沪投资规模。推动跨国企业与上海企业开展股权合作,参与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加强产业人才引育。面向重大项目跨国企业需求,培养急需紧缺高技能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熟悉产业实践、国际规则、跨境业务的专业化、高层次人才。提升国际高端人才及来华务工人员生活和往来便利程度。
(五)区域联动辐射
强化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开放功能联动。
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做好特定区域保税研发、轻型加工制造、检测、工业品保税展示等业务开展。引进国际专业服务机构,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推进制度型开放。协助跨国企业开展国际经贸规则合规工作,提升应对贸易壁垒能力。围绕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高水平开放等领域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并取得高质量成果。
强化国际标准引领。积极参与制定产业国际标准,与跨国企业、机构联合制定标准。开展规则、标准、资格互认,促进内外标准衔接。
二、案例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技术研发和融合创新能力,在质量、安全、信誉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无不良记录的企业、平台型或研究型机构、行业协会。案例申报单位或服务对象必须在本市注册登记。
(二)申报程序
1.申报主体填写《2025年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建设品牌案例》征集申报表。请各区经信主管部门协助做好组织挖掘和宣传动员工作。
2.申报主体应聚焦国际经济中心建设实践,填报案例简介、创新做法、发展成效、未来设想等重点内容,文字介绍不超过3000字;同时附图片(不超过10张,每张图片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建议使用JPG格式)。
3.申报案例应数据清晰、内容详实、展示成效,具有创新性、典型性和引领特质,具有较高的显示度、标识度和美誉度。
4.申报材料一并通过电子邮件报送,邮件名请标注“单位名+案例名+联系人+手机号”。
案例征集自即日起至2025年4月30日截止。
(三)综合评审。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行业专家组建评审专家组,对申报案例进行审查、评选,并遴选出典型案例。
(四)公开发布。开展国际经济中心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宣传推广,扩大示范效应。在国际经济和产业中心论坛等活动平台公开发布并颁奖。典型案例纳入《2025年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品牌建设蓝皮书》,对应用成果突出、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案例,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相关支持。
联系人:梁老师 23117660 邮箱:jxwzhghc@sheitc.sh.gov.cn
附件:《2025年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品牌建设案例》征集申报表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4月1日
附件:20250401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品牌建设案例征集申报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