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GOVERNMENT INFORMATION

栏目导航
【政协】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40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发布日期:2021-05-18

字号:      

沪经信提〔2021〕0143号


童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背景情况

        今年以来,城市数字化转型成为年度热词。“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篇章,其中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从经济数字化转型看,数字化正在重新定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千行百业之中,数据被明确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从生活数字转型看,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便捷生活体验,多元生活空间,以及全新生活理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还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更大的变化。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上海“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已成为超大城市治理的牛鼻子,不仅是工具和手段的升级,也是流程和理念的变革。

去年,市委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命题,上海成立了最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李强书记、龚正市长担任双组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担任办公室主任。李强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事关上海全局和长远发展,要深化规律把握,强化应用牵引,勇于创新突破,加大制度供给,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龚正市长指出,要以“数字蝶变”引发“城市蝶变”。

        二、工作进展

        目前,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城市数字化转型,各部门、各区都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我们组织开展了面向全市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调研工作,在进一步摸清底数、找准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搭建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梳理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打下坚实基础、迈好关键一步。我们正在研究制定“1+1+3”政策体系,第一个“1”是今年首个工作日,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第二个“1”是发布了《2021年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涉及35项重点工作、40个重点场景;“3”是抓紧制定经济、生活、治理三个领域的三年行动方案。目前的总体考虑如下:

        1、在经济数字化转型方面,目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城市战略定位和核心功能,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助力“五型”经济发展。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达到超过5000亿元,占GDP比重全国领先(约12%),培育60+具有示范效应的标杆企业。数字产业化方面,用好上海先发优势,把握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打响新生代互联网品牌;产业数字化方面,加快制造智联化转型,推进商贸平台化建设,深化金融科技化赋能,优化科创数字化生态,着力打造更完善的数据标准化采集、数据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2、在生活数字化转型方面,目标是实现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坚持贯彻“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以数字化手段精准触达“基本民生”、创新发展“品质民生”,着力跨越“数字鸿沟”。重点关注医疗健康、教育就业、养老社保、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市民关切的八个方面,实施感受度提升行动。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打造一批牛鼻子的平台型工程。2021年的全市重点工作安排里,已经安排了要打造11个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受用的标杆应用,形成跨越“数字鸿沟”的上海方案。

        3、在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目标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打响“两张网”品牌,推动“一网通办”服务不断拓展,“一网统管”观管防有机协同,强化治理体系的系统集成、有机衔接和整体提升。在全面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方面,深化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全面深化公共数据治理,持续完善“一网通办”总门户和“随申办”移动端;在强化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用方面,重构事件发现和处置方式,加快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推进重点场景数字化应用。

        4、在制定数据规则方面,我们提出要建立“1+1+N”的数字法治体系,开展全领域数据综合立法研究,研究数据跨境流通政府规章,制定N个行业领域数据跨境流通的规范性文件,实现数据从采集、共享、开放、流通、应用等全流程规范管理。同时,我们还提出要完善数字“安全”保障,包括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重大事项前置备案制度;深入推进多方计算,健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数据安全流通框架;出台措施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窃取、收集买卖转移等侵权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建立数字城市基本框架。着眼于建立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四梁八柱,围绕数字化、数据化、场景化三层架构,开放式部署、模块化实施,建立一套规范的数字标识体系,一个统一的数据对话机制,一批共性的开放式应用赋能平台,构建“1+1+N”(1个数字底座、1个智能中枢、N个城市级平台)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全力破解数据要素流动和城市物联碎片化等关键难题。

        二是研究制定有利于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框架。比如面向生物医药等“数据密集型”行业,健全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流通机制,打通政企数据,以医疗数据支撑医疗健康科研和新药研发,构筑产业新动能;面向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应用型”场景,建立技术安全等级和风险预估机制,加强立法研究、应用标准制定和伦理探讨;面向国际规则,探索建立关键机构或产品服务网络安全的定期审计公告制度,加快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规则体系。

        三是有序有力地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方面,对标国际领先,统筹建立若干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平台,研究选取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为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未来样板。另一方面,着眼当前,对照企业、市民需求,深入听取意见建议,找准找足各领域高频急难问题,转化为场景建设计划清单。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5月18日   

联系人姓名:华宇涵                        联系电话:60801334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5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