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VERNMENT INFORMATION
来源:发布日期:2023-07-18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相关委、办、局,有关单位:
为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高效赋能实体经济,支撑配套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需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上海市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上 海 市 商 务 委 员 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7月3日
上海市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产业链上下游实体企业提供信息撮合、交易贸易、数字化供应链、物流仓储、专业服务的创新型经济业态,是链接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是通过平台经济深度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发展效能的重要支撑。为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高效赋能实体经济,支撑配套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规范有序发展环境,更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需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落实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进程,发挥产业互联网平台高能级作用,优化现代化产业链分工,掌控产业链话语权,打造强韧、完整、健康的产业生态体系。
(二)基本原则
——产业聚焦,数实融合。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能力,加速推动产业互联网平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研发、采销、仓储等环节的数字化能力。建设“分领域、全品类、全链路”的产业互联网平台集群,打造“平台运营+制造输出”发展模式。
——技术创新,场景驱动。推动产业元宇宙、扩展现实(XR)、大模型、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产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打造生产场景、采销场景、运维场景,变革生产流程,提高生产库存周转率,提升生产效率。
——平台赋能,生态提质。发挥平台带动效应,助力多领域、行业级、通用型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打造强韧有力的数字化产业链体系。以功能性平台集聚上下游,形成“上海技术赋能全国,资源要素上海调度”的生态格局。
(三)主要目标
聚焦产业互联网平台重点集群和制造业重点环节,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效能,推进业态集聚、要素提升,打造协同融合的产业生态。力争到2025年,产业互联网平台交易额突破3.3万亿元;引育100家以上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其中30个以上的头部平台、10家以上的新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二、主要任务
(一)产业互联网平台“集群”发展行动
1.深耕重点产业垂直服务平台。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集聚产业资源和专业服务优势,打造聚焦重点产业的平台服务和创新产品。(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
——提升电子信息全链路数字化水平。推广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在线采购交易模式,构建电子元器件的研发方案、产品、交易等数据库和知识图谱。打造面向集成电路全要素流程的“云采购”“云设计”“云制造”“云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出口代理、订单执行、仓储配送、维修结算等集成电路一站式数字化供应链平台。
——优化医药全渠道供给能力。推动基于产业互联网的全链协同和高质量创新,促进创新药、医疗设备等产品的应用和服务。面向医药销售,运用制造执行系统(MES)、交易管理系统(TMS)、集成SaaS(软件即服务)、区块链等技术,整合药企、经销商等上下游供应链要素,打造医药领域数字化平台。面向诊断需求,鼓励平台与公共医疗服务机构联合开发DTP(直接面向患者)数字化药房、在线诊断服务。
——提高高端装备服务效率。聚焦港机运行维护,构建集成港机设备、备品备件、船舶信息、水文地理系统等多元化模块的数字化平台。聚焦核工业供应商管理,打造工业品集采招标、客户协同互认等服务平台。聚焦智能机器人全渠道需求,打造“自营+代理+第三方”供需交易商城,构建“专业级采销网络+系统集成+职业教育”的系统解决方案。
——发展汽车全场景服务。面向汽车产业链前端环节,推动第三方平台基于智能营销技术,应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可信共享,提供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汽车销售服务、功能选型服务和装配选品服务,助力本土汽车品牌走出去。面向汽车产业链后端环节,鼓励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保险机构、整车厂、汽配厂,构建服务汽修门店的综合平台。
——构建先进材料产业链服务体系。面向钢铁全产业链需求,构建贯穿上游钢厂到下游生产终端的智能化平台,形成便捷式交易、网格化配送、智慧化加工的服务体系。面向化工试剂、能源材料应用,开发覆盖实验室需求的产品数据矩阵,提供科研试剂、特种化学品、科研仪器耗材、电子化学品等资源要素的整体解决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服务重要资源要素的过程监管。
——强化时尚消费品供需对接。推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C2M(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个性化生产模式和全产业链平台建设。聚焦食品供应链响应能力,推动食品类电商平台自建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供应链设施。聚焦中小纺织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纺织业数字服务平台面向原料商、纺织厂、印染厂、服装加工厂开展基于生产数据分析的采购对位匹配服务。
2.推动工业品数字服务平台扩品增量。围绕产业链个性化需求,扩容1500万个通用工业品产品品类,提升MRO(维护、维修和运营)平台在线交易、智能物流、资金结算、供应链金融等一站式供采能力。围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做强MRO平台物料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行维护等模块,培育定制化、模块化系统方案服务商。加快MRO核心数字产品研发,打造10个左右细分领域的工业品模型库,发布20款左右基于平台系统的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
3.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链赋能。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企业基于用户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设计、制造、采购、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金融创新。聚焦“两网贯穿”新业态,加快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在底层技术侧、业务需求侧的贯通发展和商业合作,支持基于在线交互、订单交付、个性化定制的平台建设,实现数据驱动的规模化产品创新和敏捷制造。(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
4.做强专业服务平台创新能力。聚焦柔性制造和虚拟生产应用,支持平台在产业元宇宙、大模型、增强现实等未来技术上的研发投入,优化基于订单驱动生产要素的专业服务平台。聚焦虚实融合新经济业态,支持平台引入面向电商领域的垂类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深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需求分析、精准投放、内容定制、创意设计等环节。聚焦交易效率提升,结合多模态大模型、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构建商品3D模型、虚拟试用、虚拟主播、虚拟货场等智能场景,打造一批数字采购模块,提供多感官交互的沉浸式线上购物体验。聚焦节能降碳需求,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设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碳核算、降碳技术、产品、金融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商务委)
5.厚植工业原料数字服务平台基础优势。聚焦钢材、煤炭、有色金属等大宗平台模式,构建集在线交易、咨询服务、数字化产品、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形成基于行业数据的大宗商品产业指数。聚焦大宗材料生产管理,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质量全流程管控与溯源管理,提供价格分析、智能仓储、标准化寄售、集量采购、零单对接等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6.促进跨境产业数字服务平台发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号召,推动头部“丝路电商”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结合贸易产品特点,打造“小单快返”式柔性供应链生产模式,打通生产、库存、仓储管理等渠道,完善数字营销、数据服务、进出口通关功能,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鼓励平台布局完善海外物流仓储设施,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出海配套服务。发挥跨境平台海外购的数字化优势,打通制造业企业核心零部件、备品备件的采购渠道,提升产品集采分销效率。(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海关)
(二)要素市场创新行动
7.助力载体招商。依托各区产业基础和优势,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总部基地,建设集总部运营、技术创新、场景应用、人才培育、区域招商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载体,深度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创新“产业链+平台”招引用地模式,以“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入驻。依托特色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提升园区数字化招商能力,打造“一园一特色一平台”。促进产业互联网平台集群深度服务重点产业,吸引重点产业国内外头部平台在沪设立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采购分销和财务结算机构。(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各区政府)
8.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结合本市与长三角一体化空间规划布局,加快仓储设施向专业园区集聚。盘活现有闲置和低效的仓储用地,合理提升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增加仓储空间。优化土地复合利用方式,引导产业互联网平台将业务总仓、中转仓、前置仓等仓库建设为高层仓库,建立智慧物流管理系统,利用地块内的配套指标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实现集约节约用地。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载体,通过规划完善,按需提升容积率,拓展产业空间。(责任单位:市规划资源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
9.推进金融互助协作。加大产业互联网平台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等金融组织深度合作,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推动金融机构与产业互联网平台联合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模式,加大供应链金融服务力度。(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
10.完善政策制度供给。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及上下游企业参与数电票试点。支持平台设立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等研发型企业,符合条件的研发型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优惠政策,鼓励各区根据平台上年度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给予奖励。探索小剂量科研用品白名单、备案承诺制,提升专业服务平台通关便利度,支持通过长协价、组团价等方式降低平台科研用品运输鉴定成本。(责任单位:各区政府、上海海关、市科委、市税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
11.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开展产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人才“订单式”培养,支持高校、行业协会组织工业品数据创新大赛,培养“产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孵化20个左右高质量创新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人才团队创新项目予以支持,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研发核心人员申报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对符合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条件的企业核心研发人员,按规定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2.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建设安全态势感知、企业安全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产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安全漏洞挖掘、渗透测试、威胁情报分析等工作,形成安全基础知识库。培育基于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全流程可追溯平台,助力提升监管效率。围绕数据安全合规要求,开展面向平台企业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类分级管理,推进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的识别备案工作。深化数据信息保护,实施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加强行业合规建设,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追责力度。(责任单位:市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
(三)产业链场景赋能行动
13.开放全链路应用场景。引导央企、国企等大型制造业企业率先开放应用场景。推动大型制造企业通过系统对接方式开放数字化采购场景,运用平台技术,提升货流管理效率。围绕大型制造企业产线物流、厂边物流、厂内物流等场景,改造提升供应链数字化协同能力。深化大型制造企业自有平台和专业化电商全要素合作,共建一批垂直工业品服务平台和专业智能运维平台,打造万物互联的服务场景。(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
14.加快赋能中小企业。发挥平台高效优势,打造中小企业“委托、联合、即时”采购模式,降低采购成本。实施“平台助企”行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批生产管理、智能营销、云端协同等产品,提升生产效率。开展工艺设计、快速原型、模具开发和产品定制等新业务,建设企业研发、生产、销售、运维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能力。开展产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区块链服务应用,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换标准和数据交换平台,降低数据共享协同的复杂度,提升中小企业产业链协同效率。(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
15.推动平台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在数据赋能端,鼓励产业互联网平台结合用户需求,帮助一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升产品性能。在研发设计端,推动产业互联网平台设立企业研发中心、设计创新中心,加快产品和服务升级。在生产制造端,鼓励产业互联网平台向制造延伸,革新产品制造、生产组织和市场服务方式,通过“新技术+系统集成”模式,打造数字供应链系统,提升平台服务能级。(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
(四)产业生态构筑行动
16.打响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品牌。依托行业组织,整合“产学研银媒”等社会资源,举办超百场专场活动,发布产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榜单和行业白皮书,持续提升交易节品牌影响力。联合头部平台,成立数字化供应链产业联盟,开发、开放100个左右交易节专属的工业数字模块,发布一批互惠互利的生态资源产品和旗舰平台,链接长三角制造业生产需求,深度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提升上海平台惠企服务力度。(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
17.建立健全标准规范。支持头部产业互联网平台与标准化机构、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等合作,加快完善通用工业品分类标准和编码规范。推动化工、集成电路、港机装备等垂直产业平台逐步完善专业化备品备件产品分类标准和编码规范。鼓励平台加大对编码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编码自动采集、智能分类编目等技术创新。鼓励工业原料数字服务平台面向风险防范需求,建立专业服务标准体系。(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
18.加速产学研成果孵化。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联合创新体系,搭建平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攻关产品核心技术。依托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产学研专家库,定期更新重点平台项目库。(责任单位: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上海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支持,强化省际间沟通协作。建立市级多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协同配合和统筹推进,积极解决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构建市区联动推进机制,坚持市场导向,支持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
(二)强化政策支持
加大对产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区因地制宜,出台产业互联网平台配套支持政策。发挥市、区两级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行业级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技术研发攻关、应用转化落地等按规定予以支持。(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区政府)
(三)优化评价监测
探索研究产业互联网平台重点集群分类标准,围绕产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应用和创新发展,形成产业互联网平台重点企业目录,开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成熟度评价研究,建立运行监测体系,定期动态反应发展趋势。强化头部、高成长性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跟踪服务机制。(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统计局、市商务委)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