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VERNMENT INFORMATION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决策部署,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持续深入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实施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基础上,
坚定不移落实“制造强国”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追求“上海制造”卓越发展取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发展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全面促进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着力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经过三年努力,让“上海制造”品牌更响亮、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质量更优良、产品更高端,为建成全球卓越制造基地打下坚实基础,构筑新时代上海战略竞争新优势。
——努力打造世界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之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造业新动能培育成势,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掌握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涌现一批高质量产业化创新成果。到2023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力争增长50%左右,新增3-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0-15家全国质量标杆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左右。
——努力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坚实支撑。到2023年,带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高端产业强劲增长极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力争形成2个万亿级、4个五千亿级高端产业集群。
——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品牌汇聚地。制造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制造精品、一流名企、产业名家、特色名园等代表性品牌加快集聚。到2023年,力争4家企业进入制造业世界500强,打造5个世界级品牌园区,新增上海市品牌引领示范企业30家。
二、专项行动
(一)名品打造专项行动
顺应消费趋势,深挖市场需求,着力提升产品品质。到2023年,打造一批市场美誉度高、质量掌控力强、深度参与全球竞争的高端新品、爆品和精品。
1.加快供给战略高端产品。集合精锐力量,攻克基础短板,突破复杂精密集成制造工艺和技术,支持高端产品重点攻关和应用示范。打造100项重大短板装备,聚焦集成电路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医疗器械、航空航天、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高端能源装备等战略领域,加快首台(套)突破。打造100项先进材料,强化电子功能材料、电子浆料、生物医用等重点领域关键材料的自主保障,加快首批次应用。打造一批智能终端产品,围绕下一代通信设备、物联网、智能传感等电子信息领域,加快突破发展。
2.全力打造时尚消费精品。不断深化“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专项行动,适应和引领健康、时尚、个性、绿色、智能等消费升级新需求,加快技术集成、功能创新、设计研发和数字驱动,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打造“上海设计100+”,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等领域,强化设计赋能。打造“上海时尚100+”,围绕时尚服饰、化妆品等领域,强化时尚策源。打造“上海品牌100+”,围绕绿色健康食品、工艺美术等领域,强化品牌引领。
3.持续培育一流制造品牌。连续精准支持制造业悠久品牌、优势品牌、新锐品牌发展,完善品牌培育工作体系。焕发提振悠久品牌,振兴一批有历史底蕴的悠久品牌,推动适应新需求、应用新技术、发展新模式,焕发“上海牌”美好记忆。提升壮大优势品牌,支持优势品牌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鼓励企业深耕产品定位、价值挖掘、传播渠道等,对标国际同行业品牌管理最高水平,树立品牌高端形象,提升品牌市场价值。孵化催生新锐品牌,聚焦智能、健康、时尚等领域,启动新锐品牌发现机制和扶持计划,支持依法构建基于精准大数据、消费者需求反向驱动的供应链模式,赋能选品、研发、生产、开店、营销等各环节,增加品牌市场显示度。
(二)名企培育专项行动
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打造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经典品牌企业、链主企业、硬核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各类企业梯队培育链。到2023年,加快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制造企业群体。
1.做强世界级领军企业。对标世界顶尖跨国公司,构建根植本地、面向全球布局的创新、生产和服务网络,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连续精准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用户流量、创新模式的世界级领军企业,力争新增1-2家制造业世界500强企业。
2.做活经典品牌企业。围绕现代轻纺、特色食品、文化旅游、化妆品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领域,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投入、运营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创新,实施“品牌掌门人”市场遴选机制。支持经典品牌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通过股权合作、战略投资、交易转让等方式振兴和盘活老品牌,形成30家左右具有较强市场活力的经典品牌企业。
3.做优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提升产业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和控制力,完善供应链关键配套体系,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性、安全性、稳定性等,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网络,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在“3+6”产业体系中培育一批链主企业。
4.做大硬核科技企业。鼓励制造类企业围绕产业链重点环节和产业基础领域,依托硬核科技企业建设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突破关键领域瓶颈制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培育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硬核科技企业。
5.做精“专精特新”企业。实施民营经济百强培育提升计划,支持中小企业深耕细分领域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和市场拓展,加快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品牌影响力大、发展潜力强的隐形冠军,力争培育40家高端制造单项冠军企业,滚动培育4000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
(三)名家汇聚专项行动
紧跟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实施卓越制造人才提升工程,使产业人才规模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到2023年,着力汇聚产业领军人才、卓越企业家和能工巧匠引领的产业人才队伍。
1.引育产业领军人才。推进产业菁英计划,实施三大先导产业人才培育专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人才高地。依托“海聚英才”平台和“国际人才蓄水池工程”,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产业领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面向重点领域重大产业项目,“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大领军人才培养力度,面向先进制造、高端服务、在线新经济、数字新基建等领域,选树600名行业知名、业绩显著、团队优秀、引领发展的产业领军人才。
2.培育优秀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在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努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建立面向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优化上海市优秀企业家、工商业领军人物、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评选制度,形成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上海特色、国际水平的企业家队伍。
3.培养高技能人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加快培养紧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加大知名培训认证机构引进力度,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畅通技能人才成才通道。引导产教融合型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开展多层次多环节合作。深入实施“首席技师”“上海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培养计划。根据国家和我市相关规定,对高技能人才予以评选表彰。
(四)名园塑造专项行动
集聚高端要素资源,着力塑造特色区域,加快园区数字化转型。到2023年,优化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清晰、产业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产业园区。
1.培育世界级品牌园区。对标国际一流园区,推进临港、张江、漕河泾、化工区、国际汽车城等载体建设,集聚发展优势产业,集成高端综合服务,推动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形成5个左右世界级品牌园区,有力支撑世界级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建设。
2.建设新城“一城一名园”。按照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坚持产业在新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嘉定新城“国际汽车智慧城”、青浦新城“长三角数字干线”、松江新城“G60科创走廊”、奉贤新城“东方美谷”、南汇新城“数联智造”等品牌园区建设,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园区。
3.打造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围绕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发挥园区对产业的核心承载作用,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形成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电子化学品专区等40家以上特色产业园区,其中3-5家千亿级园区、5-8家五百亿级园区、25家左右在关键产业链具备领先优势的园区。打造一批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一批民营总部集聚区,提升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培育一批两业融合示范区。
(五)数字创智专项行动
实施“工赋上海”计划,强化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加快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制造业发展。到2023年,显著提升企业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能力,增强“上海制造”数字化竞争力。
1.促进企业数字化增效。以智能示范工厂建设为抓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孪生企业。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虚拟样机、建设柔性生产线,发展数字赋能中心,加快企业管理、生产制造、关键工序及设备应连尽连和升级优化,加强两化融合2.0贯标。深化智能产品应用,大力推广CAX(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核心工业软件、工业级智能硬件和智能机器人加工中心,增强创新融合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打造若干“灯塔工厂”和10个以上智能决策型智能工厂,建设100个以上数据驱动型智能工厂。
2.促进“双链”数字化增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融通,建设“双链”知识图谱,精准感知运行态势,完善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快速修复机制等功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发挥链主枢纽作用,加强产用融通和上下游协同攻关,推动联合补链。聚焦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领域,打造数字供应链,普及重点行业供应链数字产品交付。
3.促进平台生态数字化增能。以平台为核心带动制造业生态圈整体数字化转型,聚焦全市“3+6”产业体系,实施“一业一指引”,打造“一业一标杆”。推动工业互联网向知识化、质量型和数字孪生升级,提高工业大数据、知识图谱和智能算法三大能力供给水平,打造10个以上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支持龙头企业建设20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20个工业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推动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两网贯通”,加快消费力向生产力转化,聚焦行业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加快场景规划和开放,建设“1000+工业场景”并APP化,分级分类培育10个新型工业电商平台,带动20万家中小企业上平台。
(六)技术创新专项行动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示范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到2023年,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凸显,畅通产业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路径。
1.实施产业基础再造。聚焦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业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和装备、产业标准与基础技术检验检测系统等“五基”领域,持续推进工业强基,引导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加大基础领域研究投入力度,攻克一批基础短板和瓶颈。实现200项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工程化和产业化,研制10项大型核心工业软件,推动100项关键基础材料示范应用,制定10项以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创建10个国家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2.加强创新平台及主体建设。瞄准国家战略发展重点,强化“揭榜挂帅”机制,大力争创重型燃气轮机、深远海海洋工程装备、医药高端制剂与绿色制药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建设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高温超导材料、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先进复合材料等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放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等聚合效应,围绕重大技术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支持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上海高校建设若干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强国家级、市级、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梯队建设,新增培育200家企业技术中心。
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搭建各类创新成果转化公共共享平台,深入推进院士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建设,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依托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优势领域建设一批专业研究所,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开展跨区域、跨领域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提升大学科技园承载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移。鼓励国有企业和我市重大项目优先采购和应用创新产品和技术,加速推动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及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等政策向产品应用延伸。对创新产品推荐目录中符合首次投放市场条件的产品,予以享受政府首购政策。
(七)质量创优专项行动
聚焦强化质量标准建设,全面开展质量提升,建立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的发展格局。到2023年,以质量为核心基础,树立“上海制造”全国质量标杆地位。
1.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推动实施新材料技术先导质量创新工程、高端装备制造质量强基工程、生物医药质量提升工程、消费供给质量满意工程、数字经济质量惠民工程。深入推进“质量标杆”活动,加强先进质量方法和实践应用推广,以标杆引领企业质量品牌建设。鼓励企业推进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加强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工作机制,推进央地、军民两用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开展一批重点产品质量攻关项目,推动建设10家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国家或市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2.加快形成标准体系优势。提升标准水平,加强重点领域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和标准同步研究,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广泛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标准化试点,研究制定并应用关键技术标准,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产业链标准协同。打造团体标准应用示范标杆,为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提供精准标准供给。推进“上海标准”标识制度实施,形成一批“中国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标准化活动,按照打造高水平标准品牌的目标定位,形成一批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海制造”标准。
(八)集群创建专项行动
聚焦重点产业领域集群发展,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围绕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构建产业生态圈。到2023年,形成若干万亿级高端制造业集群。
1.建设高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集合精锐力量,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出口能级,协同长三角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支撑作用,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提升集群规模和能级服务水平,推动制造向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品牌营销、后端服务延伸发展。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化升级,集聚创新型企业、人才和团队,构筑集群创新“场效应”。
2.打造重点产业链。围绕我市具有基础优势的领域,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打造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链全链培育,滚动编制特色产业链全景图,聚焦高端芯片、5G设备、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氢燃料电池汽车、民用飞机、北斗导航、大型邮轮等特色产业链,围绕龙头企业,打通上下游环节,强化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后端服务的全链条培育,形成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技术和产品。推动补链固链强链,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的缺失薄弱环节,加快项目引进和成果转化,提高国产化生产比例,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探索建立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的产业链需求供给机制。
3.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水平。在长三角区域梳理形成我市重点领域产业链布局图,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联合攻关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制定长三角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形成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合作清单,加快提升国产化同标同准备份能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服务全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跨区域产业项目对接,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支持跨区域以大带小和整机带动,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稳定性竞争力。支持共同拓展区域布局新空间和应用新场景,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九)服务创誉专项行动
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服务赋能“3+6”产业体系为抓手,推动制造向服务延伸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到2023年,形成一批成熟度高、示范性强的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
1.提升发展服务型制造。提高制造生产效率,引导制造业龙头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推动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控制与运营等环节向专业化、高端化攀升,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力培育定制化服务,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建立数字化设计与虚拟仿真系统,推动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和产品个性化重组,建立可定制、订单快速响应、柔性化的智能制造生产系统。积极推进共享制造,鼓励企业围绕产业集群的共性制造需求,建设提供分时、计件、按价值计价等灵活服务的共享制造工厂,汇聚生产制造各环节分散闲置资源,弹性匹配动态共享给需求方,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2.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创新力溢出,聚焦集成电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等产业,创新工业设计理念,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开展众创、众包、众设等模式的应用推广,搭建网络化工业设计协同平台,打造“设计+”新业态新模式策源高地。培育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设技术领先、资源共享的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全生命周期自动化运维管理服务。推动价值链整合,拓展总集成总承包应用场景,提供“硬件+软件+平台+服务”的集成系统,鼓励建设高效协同、弹性安全的智慧供应链网络,创新发展产业电商平台,重点打造“在线工业品交易节”等品牌。强化功能性支撑,满足衍生服务全方位需求,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咨询、财会审计、品牌营销等专业服务品牌,积极打造跨界融合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和服务网络。
(十)绿色创先专项行动
推进制造业全面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着力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到2023年,基本形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为实现产业领域碳达峰进而迈向碳中和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以绿色低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围绕节能控碳目标,加快制造业低碳绿色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依法从严加强产能准入控制,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增长。实施“光伏+工厂”“光伏+数据中心”“光伏+5G基站”专项工程,推广“光储充”一体化、光伏智能微网等项目;推进工业余热、余压、余能应用,促进区域和企业用能系统优化。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以钢铁、化工、汽车、电力、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深入推进源头减碳,强化工业流程再造,全方位挖掘节约能源潜力。高效、集约、循环利用各类资源,大力推进冶炼废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深度利用,推进老港、宝山、杭州湾北岸三大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拓宽碳中和实现途径,加强储能技术研发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推进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应用。实施碳汇工程,在发电、化工、钢铁等行业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再制造行业能级。
2.加快绿色示范引领。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打造“四绿”标杆,围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开发一批节能环保、易回收的绿色产品,发布一批工业绿色产品目录,推进绿色产品第三方评价和认证;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形成绿色标杆企业;创建一批国家级绿色园区,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完善一批绿色供应链,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培育绿色管理专业服务机构,提高绿色制造软实力。推进数字赋绿提升,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加快企业能源管理、环境治理、生产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绿色示范工作,制定发布清洁生产适用技术目录,推进化工、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全覆盖,推动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开展30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提升企业绿色生产管理和清洁生产水平。积极开展零碳化项目示范工程,推动吴淞科创园、崇明生态园等争创国家级碳中和示范园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品牌传播力度
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上海制造”品牌。推广应用直播电商、私域流量、IP、短视频等模式,培育优质MCN(多渠道网络)机构,重点在“上海制造”品牌的创新研发、数据利用、生产制造、个性定制、精准营销等领域,塑造“上海制造”品牌新型传播机制。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海制造佳品汇等重大活动,面向国际国内及长三角区域,培育打造若干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发挥高端智库、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开展“上海制造”品牌研究和品牌评估,完善“上海制造”品牌价值发现机制。
(二)推动产业政策突破
积极开展有利于制造业发展、企业成长的政策突破和先行先试,推动产业政策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启动我市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实施“千项万亿”招商大行动,实现高端制造、研发、销售全产业链在沪扎根发展,支持制造业总部型经济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减少行政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适用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措施。按照包容审慎原则,放宽新兴领域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在严守安全底线前提下,为新产业发展留足空间。围绕企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建立健全政策体系。
(三)强化企业精准服务
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优化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机制,在重大问题研究、共性诉求协调、优化政策供给等方面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深化“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功能建设,实现涉企财政资金申报统一入口,形成普惠型政策“自行申报、网上办理、不来即享”服务模式,强化政策精准匹配功能,定期发布惠企政策清单和公共服务产品清单。发挥企业服务专员作用,开展线上帮办,完善企业诉求响应绿色通道,推进企业权益保护工作。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专业服务机构通过数字化建设发挥功能性作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品牌管理、法律支持等服务,更好帮助企业成长。
(四)保障产业用地供给
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保持不少于50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稳定工业用地布局规划,加强用途管制,严把产业准入关和土地供应关。加快研究低效用地“退二优二”实施路径,建立倒逼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深化差别化政策指引,促进存量低效用地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用地收储预算资金安排,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存量用地盘活。推动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推广新型产业用地模式,主动探索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土地政策,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用房成本。研究发展高层工业楼宇经济,探索持有存量工业用地的企业或园区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高层工业楼宇。优化战略预留区边界,对重大功能性项目、战略性项目以及整体功能定位已明确的区域,高效规范完成战略预留区启动。
(五)完善人才发展环境
优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提升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拓展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奖励政策,扩大奖励范围,涵盖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航空航天、先进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覆盖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领军型人才、关键岗位骨干人才等核心团队成员。按照人才和所在企业贡献等因素,动态调整奖励规模和个人奖励限额,简化奖励流程。研究实施符合条件的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依托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人才引进机构,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留学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人才团队申报承担国家重大产业项目,优先支持申报我市重大产业项目。加大对青年人才的住房保障力度,鼓励园区、企业共建人才公寓,稳定企业用工成本。
(六)推进产融深度结合
促进产业、科技和金融良性循环和密切互动,发挥产业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绿色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国家级基金以及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等对我市产业的投资力度。围绕“产业基地+产业基金”模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建立重点领域产业基金及园区投资基金;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持续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规模,降低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有效扩大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规模。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深化“浦江之光”行动方案,支持硬核科技制造类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推动“投贷保担租”联动运作,持续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专利综合保险等科技类保险发展。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开发适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
坚持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工作框架,优化以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分工落实的协同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区区联合,按照相关工作节点推进十个专项行动。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任务要求,加强工作保障,确保按时高效完成新一轮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