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GOVERNMENT INFORMATION

栏目导航
2025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来源:发布日期:2025-04-23

字号: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市政府办公厅2025年上海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高质量政务公开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结合本机关实际,制定工作要点。

一、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职责

1.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聚焦“五个中心”建设、提振消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城市更新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全方位做好政策公开与解读工作。出台工业企业升规提质专项政策,鼓励规下工业企业扩大规模积极升规。优化智能终端产业政策供给,打造“沪牌沪产”终端品牌矩阵。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制造强国、造船强国战略,及时发布和深入解读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实施方案。编制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壮大软信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开源体系建设,以开源开放促产业创新。紧抓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完善产业配套政策体系。深化通信海缆产业规划布局,提升全链条竞争力。

2.梳理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主动公开信息的规定,按照市政府办公厅有关工作要求,启动编制本机关法定主动公开事项目录。

3.强化公文管理公开。做好新增非密公文全量备案工作,每季度备案一次。在门户网站全面、规范展示政府公文,主动推送至全市主动公开公文库,做到全量覆盖、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分类准确,方便公众查询。

4.推进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3月31日前在门户网站公布我委事项目录,事项完成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决策结果等信息,提升决策民主化水平和透明度。

5.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的指导文件精神,学习运用市政府办公厅编发的业务应知应会手册和专题业务培训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业务质量。依托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平台,完善依申请件全量管理,确保接收、登记、答复、电子签章、邮寄、办结归档、复议诉讼报备等关键节点全程留痕、可追溯。坚持服务理念,主动与申请人做好答复前沟通,有效、准确回应信息获取需求,答复注重强化便民解答、指引和服务,防范和化解依申请办理矛盾,推动申请人合理诉求的实质性解决。

6.严格执行公文公开属性审查和发布审查程序,确保公开信息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强化政策解读与集成发布

7.深化政策集成式发布对照主动公开公文库,对拟列入主题库的政策文件做到“应归尽归”,及时查漏补缺。加强“惠企政策”主题板块的内容审核

8.落实政策解读与政策文件同步审签、同步发布的要求,将申报类、办事类政策的申报、评审、办理条件和标准作为政策解读内容同步发布。聚焦营商环境、惠企服务等领域的政策解读,推开“处长讲政策、专家评政策、媒体看政策”,借助短视频、微直播等方式开展政策解读,扩大传播力度。组织学习运用《上海市行政机关政策解读工作指南》,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政策解读质量

9.加强政民互动平台建设维护网上咨询等政民互动渠道,强化结果分析应用。提升12345热线、网站政策留言板等平台的响应速度,做好共性和个性问题的专业解答。

10.继续做好新增政策文件“阅办联动”,对“一网通办”新增办事事项的依据类文件全面实现“阅办联动”。

11.动态完善并更新发布“一网通办”办事指南,强化惠企政策的申报提醒、匹配推送、进度告知和结果公示,提升决策服务的精准度。

12.落实《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5年版)》,加强对供电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指导。

13.持续做好权责清单依法公开和动态更新。

、持续深化政民(企)互动和公众参与

14.“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加强与媒体合作,扩大活动的传播力、影响力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与支持。积极参加“优秀政府开放活动”评选。

15.完善政策文件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丰富线上线下参与渠道,制定与企业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文件时,应充分听取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16.落实《关于专家参与公共决策行为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规范公开专家参与公共决策事项相关信息,强化全过程管理,健全专家参与行政决策的保障和激励措施,支持专家独立发表意见,提升决策专业性和科学性。

17.强化政策公政策社合作,在政策的推送、辅导、落地等方面,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组织的常态、长效合作。

18.高质效办理中国政府网转办留言压实主体责任,严格办理时限,加强审核把关,强化结果应用,切实解决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不断提升公开质效

19.根据上级要求启动门户网站升级改版,加强网站日常检查检测。

20.加强“上海国际服务门户”网站信源报送。

21.加强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协同,推动稿源的互通互动。

22.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围绕重点内容开展评估,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实效。

23.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强政务公开培训,有效提升政务公开工作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办公室将加强日常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推进。

 

附件:2025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解表

 

 

 

 

附件

2025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解表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

时间节点

1

梳理法律、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关于主动公开信息的规定,按照市政府办公厅有关工作要求,启动编制本机关法定主动公开事项目录。

办公室牵头,相关处室负责

全年

2

做好新增非密公文全量备案工作,每季度备案一次。

办公室

全年

3

在门户网站全面、规范展示政府公文,主动推送至全市主动公开公文库,做到全量覆盖、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分类准确,方便公众查询。

办公室

全年

4

加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管理,3月31日前在门户网站公布我委事项目录,事项完成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决策结果等信息,提升决策民主化水平和透明度。

办公室及相关处室

全年

5

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的指导文件精神,学习运用市政府办公厅编发的业务应知应会手册和专题业务培训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业务质量。

办公室牵头,相关处室负责

全年

6

依托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平台,完善依申请件全量管理,确保接收、登记、答复、电子签章、邮寄、办结归档、复议诉讼报备等关键节点全程留痕、可追溯。

办公室

全年

7

坚持服务理念,主动与申请人做好答复前沟通,有效、准确回应信息获取需求,答复注重强化便民解答、指引和服务,防范和化解依申请办理矛盾,推动申请人合理诉求的实质性解决。

办公室及相关处室

全年

8

加强公文公开公开属性审查和发布审查,确保公开信息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办公室

全年

9

深化政策集成式发布,对照主动公开公文库,对拟列入主题库的政策文件做到“应归尽归”,及时查漏补缺。加强“惠企政策”主题板块的内容审核。

办公室

全年

10

落实政策解读与政策文件同步审签、同步发布的要求,将申报类、办事类政策的申报、评审、办理条件和标准作为政策解读内容同步发布。

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负责

全年

11

聚焦营商环境开展政策解读,推开“处长讲政策、专家评政策、媒体看政策”,借助短视频、微直播等方式开展政策解读,扩大传播力度。

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负责

全年

12

组织学习《上海市行政机关政策解读工作指南》,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提升政策解读质量。

办公室

全年

13

加强政民互动平台建设,维护网上咨询等政民互动渠道,强化结果分析应用。

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负责

全年

14

提升12345热线、网站政策留言板等平台的响应速度,做好共性和个性问题的专业解答。

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负责

全年

15

继续做好新增政策文件“阅办联动”,对“一网通办”新增办事事项的依据类文件全面实现“阅办联动”。

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负责

全年

16

动态完善并更新发布“一网通办”办事指南,强化惠企政策的申报提醒、匹配推送、进度告知和结果公示,提升决策服务的精准度。

办公室相关处室

全年

17

落实《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5年版)》,加强对供电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指导。

经济运行(电力处)

全年

18

持续做好权责清单依法公开和动态更新。

办公室及相关处室

全年

19

“优化营商环境”为主题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加强与媒体合作,扩大活动的传播力、影响力,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了解与支持。

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配合

8月

20

积极参加“优秀政府开放活动”评选。

办公室

9月底前

21

完善政策文件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丰富线上线下参与渠道,制定与企业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文件时,应充分听取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办公室各业务处室

全年

22

落实《关于专家参与公共决策行为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规范公开专家参与公共决策事项相关信息,强化全过程管理,健全专家参与行政决策的保障和激励措施,支持专家独立发表意见。

相关处室

全年

23

强化政策公政策社合作,在政策的推送、辅导、落地等方面,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组织的常态、长效合作。

办公室及相关业务处室

全年

24

高质效办理中国政府网转办留言,压实主体责任,严格办理时限,加强审核把关,强化结果应用,切实解决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负责

全年

25

根据上级要求启动门户网站升级改版,加强网站日常检查检测。

办公室及相关业务处室

全年

26

加强“上海国际服务门户”网站信源报送。

办公室及相关业务处室

全年

27

加强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协同,推动稿源的互通互动。

办公室及相关业务处室

全年

28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围绕重点内容开展评估,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实效。

办公室

全年

29

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强政务公开培训,有效提升政务公开工作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日常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推进。

办公室

全年

30

出台工业企业升规提质专项政策,鼓励规下工业企业扩大规模积极升规。

经济运行处(电力处)

6月底前

31

优化智能终端产业政策供给,打造“沪牌沪产”终端品牌矩阵。

无线和电子信息产业

6月底前

32

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小企业办

3月底前

33

服务制造强国、造船强国战略,及时发布和深入解读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实施方案。

重大装备产业处

3月底前

34

编制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壮大软信业发展新动能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6月底前

35

推动开源体系建设,以开源开放促产业创新。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

6月底前

36

紧抓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完善产业配套政策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管理

12月底前

37

深化通信海缆产业规划布局,提升全链条竞争力。

信息基础设施管理

12月底前